你上大学之后,就开始另一番学习,一种更接近于社会学习的学习。不同于课堂教育,他更宽泛,也更自由,也更艰难。
我小时候有一种错觉,只有在学校我才能学到东西。等我步入大学,一日一日混过我的日子的时候,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不对的观点。
我所有那些需要写在试卷上的知识是来自于课堂的,但我生活中所用到的绝大多数常识啊,认知啊,处理事情的方式啊,这种贯穿我生命的知识大多不是来自于课堂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我的父母。
他们教会了我说话,这是作为人这种高级动物,虽然很没有特色,也不值得炫耀,但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掌握说话的技巧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掌握。所以我的父母避免了这种可怕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
其后是教会了吃饭穿衣。同样,这些技能也都是很没有特色,但不掌握又很可怕的事情。
然后是写字。我在上幼儿园之前就会握笔,在纸上小鸡爪一样划拉。虽然并不是很规范,也写不出来很工整的字样来,但这是一项技能,是一个开端。
有些家长会教会孩子们一些自己熟练的技能,比如编程,比如画画,比如写作,比如弹钢琴,比如做生意。无论哪样,在很漫长的生活里,你会发现,你爸妈所最熟悉的东西,或许也会成为你最熟悉的东西。
如果你仔细并客观观察自己,你会发现你会潜意识拿各种各样的事情和爸妈的处理方式来对比。最典型的一句话是:“我妈说了……”,最不典型的一句是“我在家里就这样。”
总之,我们本身有很多很多父母的影子,这也是一种影响,一种习得。
我们大概都曾有过拿着自己的作业起问爸妈的经历。再不济,也有写作业的时候被爸妈盯着的经历。其实你仔细回忆一下,除了父母之外,即使是你的男女朋友,未来的媳妇老公,都不大可能像父母对你的关注那样,无孔不入。他们恨不能长在你身上。
我见过一个母亲给孩子找辅导老师的场景。母亲大概是一个经商的人,打扮很时髦,但是很坦率说自己文化水平也不高,到初中之后就辅导不了孩子的功课了,所以要找一个辅导老师。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就是没有态度。因为大多数辅导课都是有试听课的。那时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孩子是来陪读的,他妈妈才是来上课的。问孩子成绩,学校,上课状态,平时的课本版本,问就是不知道,问就是摇头,问就是羞涩,等到孩子说不出来了,家长能头头是道。
家长也曾是孩子。
他们其实对学习一如孩子一样不耐烦。
但是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学霸,最初的推动力就是:我可以学习不好,但我的孩子必须学习好!
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悖论,总之,很符合人性:我自己可以吃糠咽菜,但我的孩子不可以。
等到孩子你们为人父母的时候,你也会发现,你会为你孩子的教育耗费极大的心血,直到心力交瘁,乃至无可奈何。那时候你也就能体验到家长看到一百分的成绩单时候的喜悦。
https://jiwufengbao.com/book/15186/385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