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不说话?”赵端心说你是装得一手好糊涂,让你表态呢,你在装傻。
杨询放下了茶碗,不是他不愿意帮赵端,这是他现在的衣食父母,还指望着他赚钱糊口呢。可在座的几个人的意思他也摸清楚了,旁人也就算了,可于海清摆出了国家大义却是让他差点发笑。要说大胜十四道里哪道的百姓最没有国家大义,估计也就海清道首当其冲了。海清道开海一百多年,常年在海外谋生活,国家概念在他们心里,根本没有铜板重要。
你指望从商的人能有多爱国?凤毛麟角罢了。倒不是说杨询一巴掌扇出了一记地图炮,他只是略微懂得于海清内心的想法,这人贼得很,眼珠子一转,就是在想一些鬼主意。他那副嘴脸和那套说辞,无非就是不想在这个时候招惹昌平王而已。
所谓听人听音,赵端说他母亲劝他不要和父亲斗,在于海清的耳朵里,便揣摩出了这其实是老王爷的意思。昌平王的夫人,妇人之家,常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对于国家时事,又有多少情怀在内里?昌平王两父子关系紧张,于海清觉得老夫人说的那些话,只不过是当了老王爷的一个传话筒。
就算不是,于海清心里的小九九也清楚地很。两父子翻脸,小王爷顶多禁足扣月例,而帮着他、撺掇他继续斗下去的人,难免等大胜战事一平息,昌平王不会秋后算账。
在于海清的心里,这已经不是赌约的事情了。
所以,就算他想赚这笔钱,他也得掂量掂量,以他于家的小身板,扛不扛得住昌平王的一斧头。
至于王子固嘛,极大可能只是顺势跟了个风而已,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广灵先生和于海清看来应该是主张海外贸易的,而赵端也极有可能采纳他们的意见,这样一来,王子固就彻底地沦为了跟班。眼下见事情有变,王子固的想法是:既然两个主张海外贸易的人都反对了,为什么自己还要支持?他两个做不成了,自己不就有机会了么?同意于海清和广灵先生的说法,赵端不就不信任他们了么?
可能还会怀恨在心。
端得也是思路敏捷,不走寻常之路。
所以杨询当时就笑出声来了。
“哈哈哈哈——”
赵端被他这莫名其妙的笑声整得有些迷茫,“先生何故发笑?”
杨询拱了拱手,对着面前的几人,问于海清,“海清兄,杨询有一事不明,还望指点。”
于海清看杨询的神态,心想怎么?你是想趁乱上位,向我发难来了?
脸上却堆着笑容,道:“询哥儿也忒客气了,有什么问题,尽管说来便是……”
https://jiwufengbao.com/book/1609/35589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