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比京都那边宁兮编的原版,又要圆满许多,听起来更吸引人。
这时,一个身高体壮的男人从茶楼边缘绕到宁兮身后,“郡主,找到您要的东西了。”
宁兮高兴不已,直接扔了锭一两银子的元宝,到说书先生台子上,起身离开。
说书先生也挺高兴,忙向宁兮躬身道谢。
“在哪儿找到的?”宁兮问道,她在码头逛了一天,都没找到。
“回郡主,是在附近一个村子找到的。
您说那个东西很可能从海外来,我们想着海外的东西,肯定不会光明正大出售,便想着去附近的村子问问。
结果还真在一农户家里找到了。”
说到这里,军士又面露难色。
“怎么了?”
“郡主,那户人家应该还有不少存货。但他们害怕私自出海会被降罪,始终不肯说出东西在哪里,我们只拿到了几个红薯和玉米。”
军士从怀里掏出一小节沾着泥土的红薯和玉米粒。
宁兮一看,就是她熟悉的红薯和玉米。
“我亲自去看看。”只要能找到东西,一切都不是问题。
在军士的带领下,宁兮一行人出了城,直奔城外的村庄。
半个时辰后,到了目的地高山村。
这个村子看上去还不错,虽然破旧,但至少不会漏雨。
京都附近的村落也就这个样子。
听军士介绍,靠着平津码头,村里的年轻小伙儿大多在码头做活儿。运气好的还能跟着跑船,勉强能让一家人暖饱。
地里干活儿的农户们见有马车来村里,有些惊讶,都好奇地看着。
孩童在车后跟了一路。
最后,马车在一间土墙的茅屋前停了下来。
院坝里,一个白发老翁坐在凳子上,神色凝重,一个老妇人站在他身后,还有一个年轻女子,应该是他的儿媳妇,背后躲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儿。
旁边几个平民打扮的军士,正好言相劝。
“老翁我们真的只是想买一些东西,不是查海禁的。”
“各位好汉,那些东西真不是我们家里的,是孩子贪玩好耍,从外面捡回来的。”
白头老翁朝众人卑微地拱手,“求你们放过我们吧!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真的不敢和海禁扯上关系。”
军士们又不傻,之前偶然见到手拿红薯玩耍的小孩儿,就从他那儿打听消息。
本来小孩儿是不愿意说的,但在糖果的诱惑下,几乎没有抵抗就全都交代了。
小孩儿说得清清楚楚,他们家有很多这个,是他爹爹从外面带回来的。
打听清楚之后,军士们这才找到老汉家里,想将红薯和玉米全部买回去。哪知道老汉一家根本不承认,反而怀疑他们是来查海禁走私的。
可他们又不敢用强,宁家军军规严令,不准欺压百姓。
没办法,他们只能先让人回去报信。
屋外突然出现的马车,转移了中众人的视线。
待宁兮从车上下来,众人赶紧行礼,“参见郡主!”
老翁一家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冷汗直冒。
https://jiwufengbao.com/book/17598/458589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