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后,经过了秦良玉和赵士祯的反复试验和打磨。
赵士祯手里的这杆鸟铳基本达到了秦良玉预想的模样。
现在,在鸟铳枪口的正下方,多出来一个大约20厘米长的刺刀。
只不过略微有些遗憾的是,现在是直接固定在上面的,无法方便的拆卸。
勉强也够用了。
这样的话,一个鸟铳立起来,跟普通士兵的身高差不多。
近战之时,方便士兵使用突刺技能刺杀敌军,又或者尝试砍掉骑兵的马蹄。
“效果是有了,不知道加装这个刺刀之后大规模生产难度高么?”
赵士祯回忆了一下:“以我对兵部所属那些工坊的了解,应该不算太难。”
“那就可以了……”
秦良玉满意的点点头,折腾这些天,总算没白忙活,还是有点成果的。
“不过……我不知道加装这个真的在战场上有效果么?”
赵士祯有点拿不准,毕竟他只参观过军营,没有去过真正的战场。
自打戚继光被去职,自己也没了兵部和工部的支持,很多改造只能拍脑袋想。
经过这么几天的通力协作,秦良玉也对这位中年理工男赵士祯熟悉了很多。
他的个性跟后世的很多工科生类似,不太爱说话,但是做事情认真,负责,专注。
有一说一,有成果会说,有顾虑也会直接说出来。
这样的脾性在朝为官肯定是会吃亏的。
但是做科学研究,要的就是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信我,老赵。总有一天会用上的,而且不会太久,到时候你就专门盯着创新和生产就好了。我给提供资金和订单。”
又一阵礼节性的互相称赞,秦良玉也觉得差不多要告辞了。
感谢再三并且允诺了一定会再回来拜会,她辞别了赵士祯,准备启程离京。
山中刚一日,世上已三年。
这几日埋头于钻研新装备,秦良玉把外面的世界忘了个一干二净。
她就住在长安街六部衙门处不远,等第二日的清晨,她正准备结账走人的时候,才发现今天长安街上是热闹非凡。
原来是三年一度的会试春闱要开始了。
赶日不如撞日,毕竟是古代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手段,秦良玉也有了点兴趣。
她决定先看完了科举开考,再走人。
看了一会儿,她发现这古代考试也跟后世差不多。
这群考生们都宝贝的很,有官差在前给开道,鸣锣打鼓的。
就是不知道如果有人忘了带准考证之类的入场凭证,有没有人会骑马接送给他们找去。
围观群众不少,秦良玉也在汹涌的人潮之中。
她找见一个文人打扮的中年人,礼貌的问道:“请问这位先生,这春闱考试持续几天啊?”
本来听见这么一个幼稚无脑的问题,中年男子是不打算搭理的,可听着传来的声音轻灵悦耳,便忍不住扭头看了一下。
一个容貌俊秀的少女在冲自己笑着。
这人心神一荡,也立刻换了笑脸,和气的回道:“三天。”
跟高考差不多啊,要考三天呢。
此刻是冬末春初,这些学子们身上的衣服也都还很厚实,秦良玉又只能远远的看见一些背影。
张望了片刻,也没发现哪一个是孙承宗。
只能心里默默念道:
https://jiwufengbao.com/book/1791/38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