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这样,习惯以固有的观念去看待问题,很少有人会想到固有的观念也会有错的时候。大多数人一生平平淡淡,或许就是因为少想了一个万一。
当然,想多了万一更不好,容易让人走错道。
这就好比同村住着一个好人与坏人,好人从小到大都做好事,坏人从小到大干些偷鸡摸狗的坏事,偶然坏人遇见了好人侮辱女子,将其救下,人们便会认定坏人同样是干坏事,好人同样是在做好事,就是那位被救下的女子,在得知坏人的品行之后,或许也会想坏人其实救自己也是做坏事。
大部分人都不会去想万一坏人也有做好事的那一天,固有的观念已经形成,坏人似乎永远便是坏人,好人永远便是好人。
所以凡事多想个万一没坏处,但天天想万一,坏处却不小。
制盐便是这个道理,毒盐会毒死人,千百年来没有人能从毒盐之中制作出食盐,这是大家固有的观念,杜如晦前半生都没制盐的法子,偶然就能从毒盐中制出食盐?
难道上天眷顾?
开玩笑,要说眷顾也是眷顾自己,凭啥好事都落到了你头上?
以李神通为首的文臣武将都这么想,哪怕是帮杜如晦说话的文臣武将······估计心里也有这么一点小心思。
朝臣是不信的,李世民倒是相信,但是他不信杜如晦会能从卤盐中制出食盐。
“爱卿真是偶然想到从毒盐中制出可食之盐的法子?”
李世民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杜如晦历来正直,今日却在言语之上抢了别人功劳,有段日子能好好打趣打趣他了。
李世民知道事情的大概,他其实从未想过杜如晦说制盐之法出于自己之手是抢独孤武功劳,认为杜如晦是一时失言罢了。
只不过杜如晦虽不拘小节,但也谨言慎行,失言便是君臣之间打趣的乐子。
而且看李世民的想法,这个乐子会持续很长时间,杜如晦真应该回家好好拜拜先祖,顺便拜拜李家先祖,让两家先祖保佑李世民在些许小事上也正经些。
遇上这么一个喜欢打趣臣子的皇帝,杜如晦早年没投效他人麾下······似乎真是为此也说得过去,有几分缘由,至少要打七分,满分十分。
历数古代皇帝之中,君臣相处最像朋友相处的,除了李世民外,恐怕没几个。
李世民的话音不大,却是让吵闹的两仪殿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的问话很有意思,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第一时间想到其中关键,陛下似乎不怀疑杜如晦有法子从毒盐中制出食盐?
难道真有办法?
想到这个可能,长孙无忌摇了摇头,房玄龄也暗自摇头,忧心忡忡。
杜如晦叹了口气,上前道:“陛下,确实乃臣最近想到的法子。”
第一次还能说是失言,第二次还失言,杜如晦有那么傻?当然不会,只不过为了后续替独孤武赏赐做铺垫而已。
当着臣子的面,把功劳放在杜如晦自己身上,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李世民定然不会当着所有臣子的面继续追问独孤武之事。
如此,便不必说出独孤武不要官不要爵的缘由,保全李世民的面子不说,私下里与李世民谈谈,又让独孤武在李世民心中留下好印象。
一箭双雕的计策,杜如晦对自己的突发奇想很满意,不过总有人不信他能从卤盐中制出食盐,他不太满意。
“哈哈······”
仿佛听见了天大的笑话,李神通仰头大笑,似乎不这么做不足以显示他此刻的兴奋和怒气,真把自己当三岁小儿了。
“杜如晦,你若能从毒盐中制出可食之盐,老夫把头砍下来给你当凳子坐。”
“我要你的头有何用?坐着又不舒服。”
杜如晦喃喃自语,就是声音有些大,引起朝臣一阵爆笑。
李世民嘴角抽搐,老脸憋得通红,这要不是李神通,估计早就放声大笑了。
“杜如晦,你······”
杜如晦打断道:“淮安王,你的头我不敢要,不过我府上最近缺钱啊,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前几日在泾阳县都沦落到骗吃骗喝了。若是我从毒盐中制出可食之盐,你便给个五百贯,如何?”
国库不充盈啊,能省一点是一点,反正这些王爷将军也不缺五百贯钱。
这就是杜如晦。
有这样的臣子在,李世民真应该好好感谢下先祖,顺便给杜如晦的爹娘追封给封号,感念下两位去世的老人生出个这么好的儿子。
杜如晦言之凿凿,李神通心里有些打鼓,没接话。
杜如晦笑道:“淮安王说老夫制不出盐么,现在不敢了?”
李神通冷哼一声:“激将法?!”
https://jiwufengbao.com/book/1997/43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