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罪名是勾结朱宸濠,有的是攀附刘瑾,有的是江彬同党、有的是真有其事。
至于朱厚熜,则听从张璁建议,暂时掩鼓息声,稳坐钓鱼台,看群臣之间互殴,顺便继续维护与张太后感情,没有再次提及大礼议事件。
毕竟此事与朱祐樘有许些关联,若是杨廷和趁这个机会联通后宫,朱厚熜想要在这场战争取得想要战果,必然无法得偿所愿。
所幸朱厚熜本已有打算,经过一番甜言蜜语,加之重赏张鹤龄、张延龄二人,帮助朱厚熜说话,张太后便没有与杨廷和联手之意。
时间一直持续九月下旬,通政使司收到张璁清查皇庄近况,以及《大礼疏》。
通政使俞琳不敢压制奏本,急忙将张璁此疏呈递司礼监,由司礼监转送至广寒殿。
正在广寒殿享受着红袖添香的朱厚熜,见到内侍走进,挥了挥手将任蝶衣赶到后殿,开始打开张璁奏本仔细观看。
良久之后,朱厚熜长吁一口气道:“张璁果然不负我,有了这本奏疏,我看杨廷和还能说什么?”
盖张璁所言,一一推翻杨廷和、毛澄之前所举例子,且有理有据。
题奏上称“孝子之至,莫大过于尊亲;而尊亲之至,又莫大于以天下奉养。
今上登基之后,即命朝臣议定追尊圣考,以名正言顺之理,奉迎生母,以达奉养大孝。
而今朝议言陛下由小宗入大宗,当称孝平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献大王为‘皇叔父’,兴献王妃为‘皇叔母’,不过只是拘泥于汉定陶王、宋濮王故事,为人后者为人子,不得顾念私亲。”
“然而天下岂会有无父母之国?《礼》有云:‘礼非天降,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
“至于朝臣所言,汉哀帝与宋英宗,此固然为定陶王、濮王子,但汉成帝、宋仁宗皆是早有预立,嗣养于宫中,如此才算为人后。”
“故而师丹、司马光之论,只可用在当初,然今孝安皇帝嗣泰陵十六年,从未有立皇储,直到山陵崩殂,执政大臣依照《皇明祖训》,遵遗诏,迎取皇上,入继大统。”
“遗诏有云:‘兴献王长子伦序当立!’当初诏书未曾有‘孝平皇帝之子’,更未曾预立储君,养宫中,确定为陛下继位,如此又怎能与前者共论?”
“兴献大王已薨,倘若改称‘皇叔父’焉知九泉之下,可得安宁?
今圣母之迎,称‘皇叔母’则届时必定以君臣之礼相见,可世上岂有臣母之义?”
“宋儒程颐有云:‘《礼》曰:长子不得为人后!’且夫兴献大王惟存万岁一子,为了利天下,而成为人后,只怕是为人子者,无父母之义。”
“固然皇帝绍承基业,由孝庄皇帝所传,但只需尊其亲则可,可若嗣泰陵,而绝本亲则不可。”
“臣尝闻仪礼者称,孝平皇帝有德泽在不可绝嗣,然孝庄皇帝便可绝嗣邪?执意拘泥于‘大宗不可绝嗣’之文,臣想问正德皇帝非大宗?
既然正德、弘治二帝皆为大宗,明良皇帝又该继何人之后?若是继泰陵,则正德皇帝绝嗣,若继正德,则弘治陛下绝嗣。”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0355/550735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