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老蒋现在不着急了,拖廖铭禹的福,让他能从滇西抽调出近二十万的部队支援国内战场,与历史相比,日本人这回要面临的压力变得空前巨大。
另一方面,不管是驻印军还是廖铭禹的部队,他们基本都沿用的是美式装备和打法,国府高层也看出了其中的作战优势,相比于战前被人捧上天的德械师,美械武器带来的时代差距实在太诱人了。
所以老蒋一边着手美械部队的整训,一边向大洋彼岸的美国佬伸手要枪要炮。
和他抱着一样想法的还有廖铭禹,不过两人的待遇却是截然不同。
前者不停向印支盟军方面提要求,希望得到更多的军事支援,但回应他的却是各种推脱和理由,每个月只有1.5吨的运输量,加上空中线路也不到3吨,相比于重夺滇缅公路前得到的提升并不算太多。
造成物资运输缓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路途遥远,国际援助先从海上到印度,然后经过密支那、走八莫过南坎,再经滇缅公路到滇西最后送至国内大后方,上千公里的路程运输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一方面老美也不是傻子,就这么给你输血吊着命,也不多也不少,要真撑不住了再加点量,反正只要保证死不了就行,要是什么都满足了,你还能听我的话吗?
……
两天后,一架c47运输机从腾冲机场起飞,划过天空缓缓向南飞去。
登上了飞机的不是别人正是廖铭禹,而与之同乘的还有他的“老相好”,国际援助物资负责人史密斯上校。
前线军情急迫,廖铭禹也顾不上对坐飞机的恐惧,以最快速度返回了南坎指挥部,而孟烦了则被安排留在禅达继续转移部队的物资人员,沿途招收更多的百姓劳工。
只是让廖铭禹没想到的是,刚到腾冲机场还没来得及上飞机,史密斯这个老家伙就马不停蹄地追了过来,还非得和他一起走。
“我的史密斯上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么着急?非得要和我挤同一架飞机。”廖铭禹扯着嗓子高声讲道。
运输机巨大的噪音几乎快掩盖住了说话的声音,还有从机体上持续不断传来的振动,都让感观异常敏锐的廖铭禹觉得非常不爽,这也是他不愿意坐飞机的原因之一。
史密斯倒显得怡然自得,伸了伸懒腰,半靠着座位上悠悠讲道:“我这次是来和你道别的…”
7017k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1537/1024690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