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对抗比赛最终以人工识云赛道获胜告于段落。这是个所有人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人们大多呆愣一下,随即松了口气一般都笑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终有一天人工识云会被机器取代。但至少在此时此刻,人工识云依旧还占在上风。至少意味着此刻,他们还被需要着。
**
比赛结束的袁士元却丝毫没有尘埃落定的喜悦和放松,更多的是迷茫和不解。她对人工识云和机器识云都一知半解,实在分不清到底哪一个更好。大数据盛行的当下,人们对于天气预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器运算会更符合需求也更顺应形势。只是为了这些就要舍弃这许多年无数前辈总结下来的经验,就要舍弃云状观测吗?她也说不清自己如今到底是个什么心情,只是迷茫得很。
她的未来,识云的未来,观测的未来,气象的未来,都是什么样的呢?
**
回归校园生活的袁士元似乎比之前更忙了,每天骑着个共享单车满学校转。可即便再忙,偶尔抬头见到不常见的云状时,袁士元也会停下来仔细看看再上路。
这样的傻事,袁士元在大学刚入学没多久就干过。起因是因为学院官微报选题时老师的一句提议:“大家有时间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做一篇关于学校云的推文,科普一下什么云会影响什么天气。”那会儿的袁士元对于云图还只是入门,大体知道云分三族十属二十九类。可再具体一点,就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就为了老师的这句话,袁士元初生牛犊不怕虎,骑上刚刚学会没两天的自行车拿着手机就开始逛校园。一面摇摇晃晃的看路,一面抬起头看云。走走停停,来回骑车竟用了快一个小时。
那会儿不懂,以为学校的横向跨度够长,云状就会有所不同。却忘了相同时间相同天气相同地域,云状也大多大同小异。
明白这个事情的时候,袁士元已经对着观测手册和自己拍的云图片看了几个小时。那篇如今看来数据不是很高的推文,是袁士元请教了前辈,自学加修图裁剪编辑文字,熬到凌晨三点写出来的。
虽然文笔粗糙,排版潦草,但却是袁士元这辈子在自己本专业写的第一篇文章,意义非凡。时至今日,袁士元偶尔还会打开微信收藏夹去点开当年的推文,即便知道新增的点击量已经不能转化为金钱回报她,可她还是忍不住想去看看当初那个什么都不会却敢一条路走到黑的袁士元。
**
似乎很久没有做过这个梦了。以至于袁士元第二天从床上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觉得头痛欲裂。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2325/545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