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大炮开兮!
完全没有接触过火器的丁零人,对于晋军的攻势现在只能说是在勉强应对,而他们能做到的,也就只有如此而已。
他们还能做什么呢?
任何战场上战略战术的转变,都需要有军队主将的领导,一两个机智狡黠的士兵也是根本无法扭转战局的。
至于那些最普通的兵丁,相信,只要战场一乱,就算是主将在那里,也无法维持秩序。
更不要说,现在的丁零人早就已经是群龙无首。
头脑灵光,转弯快的人,早就已经看出了这一层内幕,坦然的向晋军投降,虽然人数还不多,但这总是一个好现象。
而更多的人,还在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目的而战。
说起来很吊诡,但是事实又确实是如此。
老实说,现在的晋军都已经不想和丁零人继续打下去了,太残忍了,太不对等了!
这种不对等,不只是武器弹药上面的绝对碾压,还有将帅指挥的问题。
君不见,丁零人那边已经一个指挥的将帅都没有了,而晋军这边呢,来自北府的,来自荆州的,要勇士,有勇士,要谋士,有谋士。
一支军队远征所需要的全部要素,晋军都是应有尽有,甚至,大大超出了所需。
就晋军现在的这种装备,就算是分给丁零人一波,也照样可以把他们带动起来。
当然了,晋军是绝对不会去做这样的事的。于是,各个方面,全方位的碾压型战争虽然打起来很爽,但是,也总让人觉得有些胜之不武。
没什么意思。
就好像是那站在顶峰,遥望深涧的大侠一样,无敌,是多么寂寞!
要不你们丁零人就凑在一起好好商议一下,全都投降算了,有多少,算多少,都来吧!
来者不拒!
可惜啊,这些并没有领导的丁零人,现在就是想投降都没有个能定下主心骨的人。
要说丁零人此刻的目的,可能更多的也只是为了生存下去而已,并没有什么宏图大志。
在这个各方势力混战的年代,越是弱小的群体就越是需要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城池。
只有坚硬且高大的城墙,才是族人能够赖以生存的关键。
如果丢了雍州城,在中原腹地,丁零人就失去了可以延续的屏障,至于其他的城池,倒是可以放宽心。
没可能的。
一切都没有可能的。
能够把雍州城夺取下来,都是趁着羌兵空虚,才捡了这么一个便宜,其他的地方,哪里会留给他们这样的操作空间?
所以,在生死存亡之下,几乎都不需要任何人的鼓动,他们都会自觉的奋力死战。
再不拼命,命就真的要没了!
于是,对于晋军来说,现在的丁零军队说好对付,也好对付,说难对付,也真的是难对付。
他们的主将已经跑路,这个消息虽然还没有传到晋军耳朵里,但战场上反应出来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在这样的前提下,丁零人的战法是完全没有章法可言的。
几乎就是各自为战的水平,这样的战术水平,当然是容易对付的。
但同样的,在生存危机面前,任何的担忧,惧怕都是徒劳的,只有不停的冲杀,才可能搏出一条生路!
这样的军队,是非常顽强的,不战到最后一个人,恐怕都不会缴枪投降。
没办法!
那就只能杀开来去了!
至于雍州城里,翟辽和翟钊父子,已经冲出了内城,为了能够顺利的逃出城去,换装是必须的一步。
穿戴上普通士兵的铠甲,甚至连战马都换成了一般的,就是为了掩人耳目,不引起晋军士兵的怀疑。
毕竟,虽然路线都是提前都选好了的,已经算是非常隐蔽了,但是,当时哪里能想到,雍州城会丢的那么快,短短几天的时间,这座坚固的城池就被晋军包围了一个严严实实。
城里城外,不管是哪个方向,几乎都有晋军活跃的影子,想要躲避他们的视线,成功逃脱,并非易事。
不做万全的准备,是不行的。
跑吧!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这就是翟辽父子心中最崇高的信念,只要是能够冲出这座雍州城,就算是去投靠慕容垂,也总算是一条出路!
慕容垂:你当老子是垃圾桶吗?
想来就来?
雍州城外城,相比北门处的混乱无序,南门这边,秩序竟然在渐渐的恢复当中,不远处,一位身穿铠甲,身量不高的年轻人骑在马上,正带领一队晋军将士堵在城门口。
看那年纪,不过二十左右,年轻的很,和士兵们说话时候的表情也是充满了笑意,很随和的样子。
<bB/> 看他的这副做派,似乎完全和驰骋疆场的大将军对上号。
就这个人,也是晋军的大将军吗?
这可能吗?
“凭之,你这是什么表情?不想跟着我过来?”
那个引人怀疑的年轻人,现在正轻松自如的和同僚谈天,而他的同伴,比他更加符合人们对武将的各种基本设想的檀凭之,现在正阴沉个脸,很显然,对于现在的状态是不满意的。
“阿迈,这里都没有几个丁零人了,哪里还需要我来支援?前方战况如此激烈,正是用人之际,你却把我叫到这里来,这不是浪费吗?”
檀凭之搔着后脖颈,说的话都是最朴实,不加一点拐弯抹角的,当然了,七拐八拐的,这也不是他擅长的。
何迈欣然一笑,拍了拍兄弟的肩膀:“凭之,这你就不懂了,俗话说,有福同享。我拿你当真兄弟才拉上你来建功立业的,别人就是想要捡到这样的好事,还没机会哩!”
好事?
就算真的是好事吧,那也是违背檀凭之个人意愿的。
何迈的这个行为,就是完全的自行其是,枉顾老檀的想法,怎能不让老檀心中气愤?
他可忍不了!
(本章完)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2660/1552494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