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觉得生活挺愉快的,他自认为很多的事情进展的也颇为顺利。
首先来说太子朱标在久病后,也休养过来了,现在重新投入到了繁忙的公务当中。再者就是高丽、东瀛那边的战事也进展顺利,高丽参倒是小事,白银越来越多的涌入大明,这更加的重要。
蓝玉在西番那边战事也顺利,将贼寇驱赶至罕东之地。这也就是以后的敦煌、酒泉一带,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作为跳板,西域之地自然也是朱雄英必须要考虑收复的地方。
朱雄英在仔细的研究着地图,关西之地需要考虑啊。
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赤斤、沙州诸卫,朱雄英觉得这关西七卫的设置屏蔽了西陲,保证了西域往来和入藏的使臣商队的安全。
这些其实也是一些人眼里的关外卫,为的自然是巩固西北边防,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维护明朝与阿拉伯和中亚各国的贡路畅通。
其实同样重要的事情,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攻击一些蒙古部落,不管蒙古是不是分为了瓦剌、鞑靼等部落,这些人都是需要警惕的。一旦大明这边回过神来,就要出手的。
朱雄英的心情很不错,说到底就是现在西南这边是比较稳定的,至于江南之地、荆襄等地,哪怕偶尔有着一些小叛乱,但是那些也都是可笑的叛乱,一些衙役就可以平叛。
总的来说,现在的大明境内是比较安全的。现在也就是西南、西域这边,还是偶尔有些叛乱,或者是这么一些地方,也是各方势力在不断的争夺。
大明如今处在攻势,大明现在处在上风,这一点对于朱雄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军事上的胜利让朱雄英感觉到非常满意,而地方的政务上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就是总的来说是风调雨顺,大明现在休养生息的政策也很不错,国富民强不再是一个奢望。
秋高马肥的季节,朱雄英看着不断运来的煤球,看着越来越多的布帛、棉花,也觉得很满意。看起来大明的工匠们,北平府的百姓,不需要担心这个冬天难捱了。
边军那边也不需要担心,朱雄英强迫不少人种植棉花,这还是有着一定的功效。一些藩王们的地界也种了棉花,也都是以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被朱雄英大部分收了回来。
剩下的一小部分,自然就是藩王们留着自用,以及老朱一道圣旨,藩王们屁颠屁颠的将那些棉花制成棉被,运往天津、送去高丽或者东瀛。他们要爱兵如子,这些棉被就是送给他们的护卫所用,哪怕他们的卫所在给朝廷打仗。
军事、民生,或者是很多的政务、吏治,这也都是非常不错的,一切顺利、国泰民安。
朱雄英的北平修建的不错,不管是城池还是紫禁城。虽然累死了不少战俘或者死囚,但是通往天津的高速公路,现在修建的也还算不错,拱卫京师的天津,必须要重视。
朱雄英看起来就是这么的心安理得,他也没有感觉到什么良心不安。有些事情必须要这么做,接下来他肯定还是会继续这么做,甚至还是要进一步的扩大规模。
北平这边开发了还不够,辽东之地的开发算起来才是一个无底洞。现如今的生产条件,说实话想要开发辽东之地,想要黑土地成为北大仓,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
但是朱雄英觉得小范围的开发也是有必要的,北边的军粮产出,不说完全自给自足吧,但是也需要考虑尽可能的承担大半。不说完全将这里变成北大仓,可是显然也不能是一些人认为的策马驰骋之地,不能留给一些野人。
还是要一步步来,如今国家内部算是理顺了,自然也就需要将一些此前没有被当做领土,或者是以前不重视的一些地方给开发出来。
现在很多人眼里,辽东之地是蛮荒之地,开发这些地方是他们认为根本不划算的事情。但是马文很清楚,开发这里不只是为了得到一个鱼米之乡,可以供给边军。
这也是有着一定的战略意图,自然也就是挤压一些部族的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这些蛮荒之地一旦成为了大明子民眼里的鱼米之乡,农耕文明就可以扎根下来,这才是更加重要的。
大明现在地广人稀,现在根本不需要担心没有耕田可用。现在更需要担心的是人口不够,而不是所谓的土地兼并。朱雄英如今想着的开发东北地区,肯定也不是大开发,只是打下一个楔子而已。
朱雄英继续计划着,也在规划,“江南荆襄之地,这是整个国家的财政中心,主要的粮食基地。但是辽东这边,需要稍微的提供一点产出,以后越南那些地方也要有点产出。”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4910/641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