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嗡嗡嗡嗡嗡”听到秀家准备放粮就在的诸位像极了《1942》中向高官讨粮食的各豪绅县长。直到忠家再次主持呵止才安静下来。
“我前面说了,本家确实又粮食用于赈灾,但是本家此次不准备免费放下去,而是准备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花房正幸作为汉学名家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顾而询问道。
“没错就是以工代赈,伊豆守听说过萧何营造长安的故事吗?”秀家没有直接回答花房正幸,而是向他抛去了反问。
“略有耳闻。”随后花房正幸将营造长安的故事说了出来。
原来在刘邦平定天下后,起初打算定都洛阳,后来戍卒娄敬面见刘邦,建议依借关中的险要形势,定都咸阳。刘邦征求张良的意见后,当即决定定都咸阳。于是,刘邦暂居栎阳,命丞相萧何营建咸阳。
公元前199年,皇宫竣工,萧何奏请御驾往视。刘邦于是从栎阳到咸阳,萧何接驾,导入游观。最大的一座,叫做未央宫,周围的有二三十里。东西两方,阙门最广。殿宇规模,亦皆高敞,尤以前殿最为豪华壮丽。武库、太仓,分建殿旁,气象巍峨。
刘邦巡视一番后,嫌宫室过于壮丽豪华,责备萧何道:“朕之起义,原为救民。现今天下初定,民穷财尽,怎将这座宫殿造得如此奢华?”
萧何见汉帝责怪,不慌不忙地说:“正因为天下刚刚安定,才好借机会多征发些人和物来营建宫室,况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宫室壮丽才能显出威严,也免得子孙后代再来重建。”
刘邦见萧何回答的如此得体,便转怒为喜道:“如此说来,朕未免错怪你了。”
花房正幸故事讲完,在做的一根筋们还是没有明白这和开仓放粮有什么关系,但是花房正幸和宇喜多忠家两人已经猜到了一半。
秀家索性不再卖关子说道“备前突遭大水,百姓流离失所,冈山町屋舍被大面积冲垮,百姓突遭大难,恐怕一时之间难以重修屋舍,此时正是重修冈山町的好时候!”
“正好前段时间蔺草丰收可做屋顶,百姓筑屋所用木材全由本家提供。只是有一条,怎么修,修哪里需要遵循本家规划重新划分,不可随意搭建。”
八郎的计划是参照小田原城下町的构造使得在城下町外围再修建一圈总构作为最外圈的城郭,使得冈山町成为冈山城的第一圈防线。
要知道此事正在意义上将町纳入城内的只有小田原,就连监督的二俣城也仅仅是将武士的阵屋和部分田地囊括在城内。
除了重修冈山町外,秀家还准备利用这些流民修筑拓宽挖深旭川的河道,防止下次在此泛滥,修整连同诸郡的道路使得往来的商路更加便利等等,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修筑冈山城。而百姓不论男女老少,只要参与工作都能获得早晚两场的饭食。
秀家的建议似乎打开了诸位的视野一样,纷纷对秀家夸张,在确认了方针之后秀家命令忠家和花房正幸一起负责旭川、冈山町、冈山城的修筑事宜,其他人着各自领了一部分粮食回到本领负责本领的整备工作。
秀家在临走之间严厉的要求各家按照《卫生法目》要求,不能直饮生水,必须经过沉淀过滤煮沸后才能饮用,只是不知道诸家听进去几位,反正秀家严格要求直辖领各庄头执行下去,并警告但凡出现疫病的必须马上上报。
在经过半个月紧张的整理之后宇喜多直辖的领地鲜有上报疫病的情况,反而当初不当一回事的家臣豪族家的农民武士开始成片的倒下。
以至于6月后当宇喜多直辖领开始恢复补种秋粮时候,这些豪族依然被疾病拖住不能恢复民生,秀家不得不派出医官下去看诊,对于此事的医疗条件来说,对于手足口病、疟疾等疾病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不断的给患者补水让他们凭借自身免疫力恢复。
可是喂水如果依然喂没有经过净化煮沸的水源,只不过是不断的投毒罢了,这也是为什么豪族领内疫病压制不下去的原因,直到秀家的医官到来,严格控制水源的使用,情况才渐渐好转。
宇喜多家突遭大难,国力锐减,如果不是上半年秀家积累了一部分粮食和钱财,恐怕就会如历史上的宇喜多家一样,沉沦到秀吉统一天下才逐渐缓过劲来。
秀家知道,此时的宇喜多家宛如砧板上的鱼肉,西国的毛利家肯定已经在暗地里调略起宇喜多家的豪族们。秀家必须抓紧之间整备领内,同时向信长求援。
于是在天正九年7月十日,秀家在领内稍微安定之后将国务交给忠家和三老,带上秋上久家和健次郎准备继承家督开始的第一次上洛。
随同上洛的是第二批宇喜多旗本军300人,而秋上久家在侍奉秀家多年后终于获得800石的领地,担任旗本队12个大队长之一。
秀家的旗本队装备有秀家统一订做的当世具足,身体胴部分由切付小札(大铁片)用蓝色威绳扎成的胴丸,配上蓝色威绳扎成的当世袖和草遮,再配上统一的刷上蓝漆的雉鸡尾毛兜盔。
再加上蓝底剑片喰纹旗指物,宇喜多旗本英武的形象跃然纸上。
除了甲胄外,每位旗本需要一张重藤弓、20只箭或铁炮一杆,弹药若干,一杆二间长枪,刀若干,这些都需要自备,考虑到很多旗本都是从足轻选拔上来家境困难,秀家就暂时借给他们,从年俸中折款偿还。
秀家还做不到每位旗本都配备马匹,因此这300人旗本队除了各中队长,大队长骑马外,只有一个30多人的骑马中队随行。
在整备完毕之后,秀家带着准备的礼物从冈山出发上洛,加上随行的商人/民夫超过500人。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5458/603280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