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对!是啊,你们想住新房么?”罗海龙望着他们在笑道。
“做梦都想啊!谁不想住宽敞明亮的新房啊?”罗伟强三兄弟同时在应了起来。
“好,那就按你爸的想法干吧,都不要怕苦,全家同心,堆土成金呀!”曾淑萍笑了。
“对,是全家同心,其利断金啊。”李雪梅笑了。
“对,是母子同心,是夫妻同心,是父子同心,其利断金啊。”罗海龙笑了。
“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啊。”罗伟强、罗伟忠和罗伟峰也齐声笑了。
在这一时之间,那一家人便都兴奋了起来了。
之后,那罗海龙便在按自己的计划在一步步的实施了。
村前的那口鱼塘以及东坑河口至乌石潭下游的约600米的江边竹林,由于没有其他人竞价承包,所以,罗海龙便以十分低廉的承包底价承包了,而且这一包就是五年的承包期。
跟着,旱地里的种柑和良田里的分钟水稻及甘蔗也实施了。
在农忙过后,一家人便砍竹、割茅草、建鸭棚,便在鸭棚里养起了五、六十只鸭,又在鱼塘里蓄水放鱼苗养起了鱼,这一切便都在罗海龙的计划和掌控之中了。
之后,那李雪梅便喂鸭、喂鱼并在家料理家务,而罗海龙、曾淑萍和罗伟强则在打理田间的种作之余,也在关顾着鸭和鱼塘,一家人便开始分工合作,在里里外外的忙碌了起来了。
罗海龙在此时的人缘那也是绝佳好,他总能赊到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们的秕谷,以用来喂鸭,而在卖鸭后,才把钱付给人家。
在这一年,罗海龙土杂肥和化肥并举,至7月份,罗家则又迎来了当年早造的收成了,此时,家里的薯谷照样是满仓了,满鸭棚的鸭也在“嘎嘎嘎……”的欢叫着,鱼塘里的鱼也在跳跃争吃着,同时,田里甘蔗的长势那也是十分的茁壮,一家老少那便是无比的欢畅。
只是,在此时,那罗伟忠初中毕业了,他没能考上高中,因此,他也只能成为了家里的一个劳力了,而罗伟芳在这一年,她也高中毕业参加了高考,但她的高考成绩离中专线只差了7分,她也没能考上档次最低的中专。
这时,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罗伟芳便选择了补习复读,她决定明年再参加高考。
又数个月之后,在当年的晚造,罗海龙又照样获得了非凡的收成。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那忙碌充实的日子总是容易溜走,在转眼间,便又到了1981年的春节了。
在这一年的春节,罗家卖猪、卖鱼、卖鸭,特别是那鸭,已经是卖第二轮了,这再加上此前卖掉的甘蔗,罗海龙的钱包鼓鼓的,鼓得全家人都不敢相信在一年之内怎么能赚这么多钱,因此,全家人都乐坏了呀。
在年初二的中午,适逢是王细花的80岁生日,罗家除李雪梅在家看家外,全家人便都前往曾家寮为王细花做寿祝寿。
哎呀,此时的曾家可就热闹了!
曾永兴和陈冬梅带着曾建国、曾建忠和曾建红三个子女,而曾建国又带着老婆黄洁兰及那才满周岁的儿子曾涛,那曾建忠也带着女朋友韩笑姝,这一家8口无不欢喜、无不开心地从县城而来,此时的曾永兴也已经是恢复了工作并在县侨联办公室任主任了,那陈冬梅则还在县妇联工作,那5个后辈在县城也都已经是有了工作岗位了。
而罗海龙和曾淑萍则带着自己的5个子女,那一家7口也是欢畅无比。
在曾家寮,曾永旺、张红荷及其的6个子女,还有那老寿星王细花,那一家也是9口人在欢迎大家。
因此,在此时,曾家家里便已经是集齐了24个人了。
王细花在接受着儿孙们的祝福,在接受着儿孙们的厚礼,看着这满屋熙熙攘攘、簇拥着的自己的后代,这乐得她呀在“哈哈哈”的笑个不停,真可谓是无比的欢心。
曾淑萍告诉王细花说:“妈,这两年来呀,阿龙攒够钱了,在过完年后啊,家里就准备建新房子啦。”
王细花一听,她则更高兴了,她在连声说道:“哦,准备建新房子啦?好呀,好,好好好!我萍儿、我阿龙、我外孙有本事啊,妈为你们高兴啊,哈哈哈……”
那曾永兴、曾永旺、陈冬梅和张红荷等人一听,众人也纷纷的在向罗海龙和曾淑萍祝贺,都在为罗家人高兴。
随后,男人们都在喝茶聊天,女人们都在七手八脚的煮食,孩子们则都在玩耍烧鞭炮,此后便在享用着丰盛的寿餐,再后则是家长里短的聊个情深意切、情意绵绵,此都不在话下了。
当天,众人在相聚、聊至太阳西斜后才散去。
在春节过后,罗海龙便请来了姐夫杨健聪,经杨健聪的预算和出谋划策,罗海龙便开始购买石灰、杉木、桁、桷和瓦,又请村中的人帮忙到江边的沙滩里挑来沙,然后,在春耕春种的农忙过后,杨健聪便带来了儿子杨光、杨亮、杨威等十数个建房师傅,便开始为罗家建房了。
这宅基地是1950年代由父亲罗家福向村里申请分配的,都过了数十年了,周围也已经是建起了房子了,杨健聪便对其进行了符合时代的新设计,并采用了此时的建房新工艺进行施工。
随着建房工程的推进,罗海龙摸着荷包却感觉不够钱了,因此,罗海龙便向姐夫杨健聪说明了情况并要他更改方案,以节省资金。
没想到的是,那杨健聪在了解了情况后,他便借了一笔钱给罗海龙,杨健聪坚持要按原方案实施。那曾永旺知道后,他也送了一笔钱过来借给罗海龙。村中的至亲罗晓光、罗晓辉和罗晓明等人,还有大队里的数个挚友,他们在了解了情况后,大家不但纷纷把钱借给了罗海龙,还建议罗海龙要一步到位,要建就建一座超前的、能让家人住得舒服的房子。
罗海龙在这种炽热的亲情和友情的感召下,他便激动无比地采纳了大家的建议和接纳了大家的借款。
至1981年的6月底,一座独座的、三间两舍的、石灰墙的、以杉木桁和桷做架的、以粘瓦盖顶的房屋便被建好了,房屋的各个房间都有大窗户,屋顶又有光瓦,房屋的平面还是呈传统的回字形,中间也有天井,各个房间都有一流的通风、透气和采光的条件,整座房屋便显得了光亮和宽敞。
更特别的是,杨健聪为新房设计、建造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还在天井中建造了一口手摇泵井,那卫生间内有厕所和浴室,更在卫生间外建了有活动口的化粪池,那臭肥水可从活动口被掏舀出去浇淋农作物,因此,便使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了。
就在罗海龙建房的同时,那龙头公社也成立了供电所,龙头区域内的每个村寨便在拉电线接电网通电了,在罗海龙的新房建好之时,那380伏的电线也拉到了罗家寨了,变压器也装到了村边了,因此,不管新房和旧房则都通了电了,此时,虽然只是在晚上的7点至10点才有电,但人们已是十分的满足了。
看着晚上有电灯照明的这样的一座新房屋,罗家一家人欢笑了,也十分的满足了。
在通电之后,杨健聪又为手摇泵井装了一个小型的抽水机,在屋顶安装了一个金属的小储水池,在厨房、浴室和厕所等各处装了连接水管、水龙头,之后接上电,那家里便形成了一个自动的供水系统了,其生活便十分的方便和自在了。
人们在参观了罗海龙的这座新屋的设计后,便在后来的建房中纷纷的效仿,特别是效仿其中的卫生间、化粪池和供水系统的设计及建设,人们甚至还纷纷的把老房子也进行了改造。
此后,那又臭、又脏、充满蚊虫的“粗缸”以及被流传使用了几百上千年的屎缸便慢慢地被人们废弃了。
在数年之后,那“粗缸”便在村头、村尾和村后消失了。当然,此是后话。
在新屋建成后,罗家人便搬进了新屋里居住了,在入住的当天,罗海龙举行了新居的入火仪式,他在新屋摆了数围酒席、宴请了亲戚和朋友,那罗海燕和杨健聪带着孩子们来了,那曾永旺和张红荷也带着孩子们来了,那已经70多岁的李雪峰和李雪松来了,那娟嫂和陈慧芳也来了,村中的至亲有六、七十岁的罗德顺、罗德利和罗德安及堂兄弟罗晓光、罗晓辉、罗晓明等人,那过家猫罗锦斌和阔嘴牯罗立春也在座,此时,新屋里异常的热闹,大家面对着丰盛的午餐,众人推杯换盏、喜气洋洋……
就在酒过三巡之时,那大队干部唐少平突然在门外呼喊着罗海龙,跟着,他便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此时,只见唐少平在往屋里看了一眼后在说道:“好,阿猫也在啊,我刚才是先去了你家,听你家人说你在阿龙这里喝酒,所以我就来了……”
罗海龙赶忙笑脸相迎,他拉起唐少平便递酒邀他入席就餐。
然而,那唐少平在“恭喜、恭贺”了数声之后,他却急忙地拿出了县里发来的一页调查函来,随即,他便在迫切地问起了罗海龙……
罗海龙的双眼往调查函里一看,突然,他“哎呀!”的一声便惊叫了起来了……
罗海龙为什么会惊叫起来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一函扇动万里情》。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5846/1087325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