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龙则会买来红药水和紫药水,以点在自己的几个儿女的烂脚趾丫上用于消毒和治疗,儿女们的脚趾丫便成了花花鹿鹿、又红又紫的图画一样。
在晚上睡觉之前,曾淑萍则会燃起风炉里的炭火,以供大家把脚伸到炉边焙烤,这样便会减轻痕痒的痛楚,能让人舒服些,也才能让人入睡。
不管是在冬天晚上的挑沙粒,还是在春夏晚上的帮儿女们点搽红药水、紫药水或是焙脚,那曾淑萍都会借机鼓励孩子们好好地读书。
有一个晚上,曾淑萍说:“咱们没鞋没袜没衣穿,戏里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唉!辛苦不讲,真是可怜啊,你们天天不但要饿肚皮,还要烂手烂脚,你们看那镇里的工作同志多好呀,不用风吹日晒,还有风扇吹,真羡慕人啊!”
“我也想呀,可是,妈,你跟我爸都是农民,咱们哪有工作同志的命啊?”那年纪稍大、比较懂事的罗伟斌说道。
“妈,你告诉我,要怎样才能成为工作同志?谁想风吹日晒?谁不想过有风扇吹的日子啊?”罗伟强说道。
“对呀,妈,你告诉我,我们能有好日子过么?”罗伟芳也问道。
“有!怎么会没有呢?你三兄妹呀,都读书了,妈希望你们都要好好认真的读书,以前呀,你们潘家村的舅舅和龙头中学的光舅舅都是靠考大学出去才做了工作同志的,嗯……这,现在呀,好像也没有大学考了,好像都是保送去读大学的,不过呢,读好书呀,那总是会有机会的。”曾淑萍说道。
“是啊,老师说,读高中和读大学的人呀,都是保送那些又红又专成绩又好的人去,那叫工农兵大学。”罗伟斌说道。
“大斌啊,你问过老师呀?”曾淑萍感到了十分的惊讶。
“是啊,老师讲的,老师说我聪明、成绩又好,他说可惜就是没有大学考,后来他就对我讲了读高中和读大学的事情,后来他说如果成绩好的话,我也会有被保送的机会的。”罗伟斌说道。
“没错,咱们也是三代贫农,你爸也曾经是大队民兵连的连长,也是党员,咱们也是又红又专的嘛。所以呀,你们都要好好读书,要争取机会,这个……就算不去读大学呀,那有知识也要比没知识好,你看阿妈连张报纸都不会看,所以呀,阿妈都希望你们要做有知识的人,广播里不是有讲吗?就算是做农民,以后也要做个有知识的新式农民,对不对?”曾淑萍说道。
“哦,好的。”罗伟斌、罗伟强和罗伟芳在唯唯诺诺地应道。
家里的生活是十分的困难,日子也有些难熬。但是,作为家长的罗海龙就像是顶梁柱一样在撑起了罗家人的这一片天,而作为母亲的曾淑萍除了助力罗海龙撑起这一片天外,她还以自己的如水般的母性温柔和善良,在这一片天下建起了一个平静温馨的港湾,而作为长辈老人的李雪梅,她则在照看、料理和呵护着这温馨的港湾,使这一家人在困苦的环境下也能幸福地生活。
当时间来到了1973年的时候,这一年是农业学大寨运动的高潮年。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近十年来,河东大队的人们挖平了许多的土丘,在富地山修起了很多的梯田,但是,这些梯田好看却没有收成,因为它是贫瘠、缺水的山地,人们只能在其中种些耐旱的木薯,这木薯在年底收成时,地下的薯果也只有手指头般大小,这可谓是得不偿失。
在这一年的农业学大寨高潮运动中,罗家寨的生产队长过家猫找了众人来商量,他说:“学大寨这么多年了,该学的都学了,该干的都干了,现在,咱们要集思广益,看要怎样来做才好?”
罗海龙在想了想后便说道:“猫叔啊,依我看啊,这一次的学大寨,不如把后山蟹岗山周围的山坡再重新改造、开垦一下,我想啊,首先,还是种上木薯,这以应付上面以粮为纲的规定;其次呢,咱在其间分片种上荔枝、龙眼、桃李等果树,等三、五年果树结果后,等有收成了把果实卖了,就可以解决队里的买化肥的经济问题。大家说,是不是?”
那过家猫以及老黄狗、瘌痢头、阔嘴牯等人一听,便都说道:“对呀,这个建议好,就这么办吧。”
于是乎,在座的众人都一致赞成,这样,他们在随后便照干了起来了。
在多年以后,罗家寨蟹岗山周围的山坡便成了花果飘香的果园,罗海龙和过家猫他们这时也许没有想到,这果园不但造福了自己这一辈,在数十年以后,还造福了子孙后代,因为,这果园后来则成为了当地乡村旅游赏花和采摘水果的一个景点。当然啦,此是后话。
也是在这一年,罗海龙和曾淑萍灵机一动,夫妻俩也把自己原来的那块宅基地给开垦了。
这块宅基地是解放初期由父亲罗家福向村里申请而分配的,约有150平方米,在1950年代中期,由于罗海龙去当兵,家里又有老宅好居住,当时准备的建筑材料又在1950年代后期被生产队给征用去建食堂了,以致家里到现在也没有把房子建起来,而宅基地的周围都已经是别人建好的房子了。
罗海龙和曾淑萍便用竹篱笆把宅基地围了起来,然后担进田泥,便在上面种了瓜果蔬菜,以期用于食用或卖了可以增加经济来源。
然而,就在有所收成的时候,当年的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运动却又开始了,罗海龙和曾淑萍的所作所为,这是自留地以外的种作,是属于资本主义的东西的,因此,宅基地上的那些正生长茂盛、消耗了很多心血的瓜果蔬菜便被当作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在一瞬间便被大队干部给铲除了。
这气得曾淑萍铁青着脸,但她又无可奈何,而作为党员的罗海龙,他不但不敢出声,据说,他还受到了大队干部的谈话训斥,唉,时年的社会大环境呀就是这样的在束缚着人们。
其实,在任何时代,人们都只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下生活,俗话说:无规矩则不成方圆,人们都只能在当时的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下有限度的自由的生活和生存。
当时间来到了1973年的9月份时,那罗伟忠又到了入学年龄了,因此,那罗伟忠便又进了河东小学读书了。
此时,家里的四个小孩都相继读书了、都相继大了,他们的胃口也都相继大了,因而,罗家家里的日子也就更加的难熬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续述。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5846/834303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