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唐人尚武争功,连文人,比如写下“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王昌龄,“北风卷地白草折”的岑参,“翩翩出从戎”的高适等人,都踊跃前去数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甚至是西域,以求建功立业。
这个时期,由于边地动荡,武将又时常主动进攻“敌方”以求战功,所以勋官也是泛滥。
另外,所谓“将军”的头衔与称谓,也有逐渐名不副实、泛滥的趋向。
唐代五品以上为贵,史思明所获得的果毅都尉的职衔,不过是在从五品、六品之间。
况且,史思明既然与安禄山交好,从军前的出身也必然是劣迹斑斑。
再者,宋通刺杀安禄山未成,史思明之死的确是意外,而非故意杀人。因此,他虽然肯定会获罪,但高力士与张九龄却都并未太在意。
可是,为皇帝宠妃诊病,只能由宫廷内的太医实施。别说宋通现在已是戴罪之身,就是普通医者,也会因为宫禁重重而不能进入后宫,无法对症下药。
宫内太医倒是行医便利,但对于武惠妃诊治后,汤药补品开了一大堆,却并未见她有所好转。
高力士与李隆基,虽是主奴关系,可是因为二人相处日久,感情极为笃厚。他见李隆基愁烦,自己也是心焦。
稻草或许还真能救命。最起码,也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可怎么才能让宋通为武惠妃诊病呢?
高力士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好看向首席宰相——李隆基虽然时常与他发生抵牾,但内心极为尊重他文采学识、人品修为的张九龄。
张九龄见高力士看向自己,心知他对于宋通的坚称,已是动心。
他再看向宋通,这人刚才突然出手杀死一人,此时的神色已极为镇静,不像是胡言乱语的人。
宋通见张九龄看来的目光中,隐含着期待。他也就知道,这位宰相因为对安禄山之流看不入眼,而对自己生出想要救护的心思。
“相公,宋某再是大胆,也不敢妄言至此。”宋通镇定地看着张九龄说道。
张九龄看着他,略微点头。但他还未开口,另一名身穿紫袍的高官,已经忍耐不住了。
宋通话语虽然猖狂,紫袍官员却见他眼神很坚定。
紫袍官员也就更加确信宋通晓得自身危急,必会想尽办法来自救,肯定有良方献出。
又通过察言观色看出首席宰相已经动心,他脸上就现出笑意,对张九龄和高力士说道:“此事简易,何必为难?”
随着这人开口,众人转头看去,心中各自一凛。这人正是以礼部尚书之职,早已升入宰辅之位的李林甫。
众人都知道:这个能说会道,皇帝对他的进言颇为采纳,武惠妃也是暗中为他撑腰的人,取代张九龄的首席宰相位置,是迟早的事。
此时,李林甫先是恭敬地对张九龄拱了拱手,再满脸堆笑着说道:“相公,或可让此人一试。”
张九龄本就看安禄山有反骨的样子,想要诛杀却未能成。又见到宋通刚才挺身刺杀安禄山,他心中对宋通已先自生出暗赞。
张九龄暗想:如果宋通能够有本事医治武惠妃,也就肯定可以藉此免去,或者减轻行刺及意外杀死史思明的罪名。况且宋通开出药方,也要经过太医审核,而不会贸然给武惠妃治病,甚至造成给她越治越重的可能。
这样想着,张九龄就答允了李林甫的提议。
宰相已经首肯,高力士更是“求贤若渴”,立刻对李林甫点头。
心中暗喜,李林甫赶紧转身看向宋通。
他虽然板下脸来,但眼神中却满是期待地问道:“宋六,你确有良方,可以医治惠妃娘娘的微恙么?”
阿史那博恒和曹世宇站在宋通身边,早就为他的安危,在手心里攥出一把汗。
见李林甫出言询问,两人立刻紧张地看向神态自若的宋通。
阿史那博恒更是忍不住地凑近他耳边,低声提示着说:“可,可,可。”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6344/620090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