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萧文明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因为青岭防线经过戴鸾翔的重新规划之后,已然变得十分完整,虽然因为中原的内乱荒废过一段时间,但是萧文明很快就将其恢复了,戎羌的攻势怎么可能那么快?
后来萧文明才搞明白了,原来是萧文明开除出去的那些禁军,当中有不少人投靠了戎羌、成为了内应。
他们对青岭防线十分熟悉,并且萧文明曾经从河套地区走过一次亲临,几乎是手把手地演示了一次如何对付青岭上那些重重关隘。
戎昌这次是有备而来,又有了敌人的经验加持,怪不得行动得如此果断迅速。
对于这些投靠戎羌的禁军,萧文明还特地派林丹枫,会同皇城司的冯海峰,狠狠地查了一下他们的底细。
尤其是冯海峰,他是个现实主义者,没了皇帝当靠山,他也需要吃饭、也需要权力,就索性来一个“有奶就是娘”,直接投靠了萧文明,反正萧文明这里也确实用得到他这样的特务人才做脏事。
于是萧文明便继续让冯海峰在皇城司里做事,并且他那些老的手下——除了个把为非作歹、陷害忠良的以外——也全部任用,给他们一份俸禄,养活自己和家人。
这一回,萧文明让冯海峰办这件差使,他也投桃报李,很快将这些叛徒全都查清楚了。
原来是萧文明遣散禁军的时候,其实也给足了银子作为安家费,可是他们欲壑难填,觉得这些钱根本就不能买断他们禁军的身份,就干脆当了汉奸。
并且当了汉奸的这些人,还都是禁军里有头有脸的小头目。
如果他们是因为生计问题不得已才投靠戎羌的话,萧文明还能理解,可是他们既然追求的是升官发财,那萧文明就跟他们没什么好客气的。
既然你在戎羌的队伍里,一时半会儿没法对付你本人,那就拿你留在关中的亲戚开刀。
反正这些亲戚得好处的时候少不了他们,倒霉的时候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一杯羹。
把这些人全都集中关押起来,先不急着审问,而是看战事的发展,如果真的到了决战的时候,就直接把这些人推到战场的最前线,倒要看看这些当汉奸的还有没有力气能够举起屠刀?
萧文明一边进行大战的准备,一边做了这些小动作,果然对青岭一线戎羌的行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按照前头报上来的情况,他们推进的速度很明显地下降了。
萧文明现在兵力不足,并且是想要打一场大的歼灭战,因此暂时只能让青岭守军节节抵抗,慢慢消耗敌人的兵力和时间,可以说打得异常被动。
通过这样的盘外招,萧文明渐渐将主动权扭转过来了!
但还没有完全掌握主动权。
戎羌的攻势仍在继续向前推进,并且已经有小股戎羌,已经渗透到了青岭防线以南,出现在了关中平原上。
之前的朝廷对于这种小范围的入侵,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抢够了,自然也就回去了。又或许在追击的
时候,杀掉一两个倒霉蛋,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然而萧文明却惯不了他们的坏毛病,命令戴松率领萧家军的兄弟前去打一仗,只许胜不许败,而且必须要大胜。
戴松和萧家军都没有让萧文明失望。
从洛阳城出发只用了两天一夜便胜利凯旋,不但成功消灭了一股三四百人的不小的戎羌队伍,甚至还俘虏了其中的一百来人,用绳索把它们好像杂鱼一样串成一串,打开洛阳正北边的朱雀门,堂堂正正、威风赫赫地来了一场凯旋的仪式。
这都多少年了,只有戎羌南下袭扰洛阳,反而官军束手无策的,什么时候有过官军主动出击大获全胜,并且还能带回来一大串俘虏的?
京城洛阳的百姓,都被这一幕看呆了。
听说领军的少年将军正是大元帅戴鸾翔的公子之后,更是啧啧称赞,都说是:虎父无犬子,朝廷后继有人!
当然也有说萧文明慧眼识人,能够知人善任的。
老百姓的评价才是统治的基础,才是合法性的证明。
戴松这一战收获不小,抓获的俘虏里甚至有这一支部落的首领。
萧文明对戎羌内战的情况还不甚了解,抓到了这个首领自然可以问他个明白。
这个头领是戎羌草原上的土老帽,并不懂得汉化,而只会讲一口带着浓重口音的戎羌话。
这时萧文明只能让温伯明找来礼部鸿鹄寺的通译官,由他代为翻译。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6406/1357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