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四年,六月,黄河在徐州段又决口了,洪水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到处是被淹没的良田宅院,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几千年来,黄河水患一直深深困扰着华夏百姓,而每一次黄河发大水之后,可能就面临着河流改道,光是有史料记载的,黄河大改道就有6次,重要的改道有26次。
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时期。
黄河自河南郡县改道折向东,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经卫河河道,汇合故道入海。
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到汉武帝以后,又经常闹决堤,尤其是在两汉之际,黄河决口——改道——决口,整治无用,后来官府干脆不管,任其横流。
第二次黄河改道,是王莽建国三年。
黄河主流决口,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
60年后,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在水利大家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道疏导成为固定河道,百年黄患至是方息。
第三次黄河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
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循经卫河入海。
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北,至利津入海,致使东汉黄河稳定了700余年,到宋仁宗时又决堤了。
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
黄河决口于阳武东注梁山泊,分为两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第五次改道,明弘治七年。
刘大夏筑太行堤以断北流,全河入淮。
第六次改道,是1855年咸丰年间。
黄河在河南兰考县决口,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没有治河,于是形成了第六次改道。
在第五次改道后,入淮之道,仍分为数股,主流时常变更,到万历六年时,潘季训治河成功,出现了一条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
大灾之后,对于招募司来说,又有的忙了,这不,林海已经亲自带队去了徐州那边,对于招募司这种高效率,李大高度赞扬了一番,并下令各司全力配合招募司。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6576/625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