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这样说,是为何?”李世民问道。
“明年春,河北大旱,夏季山东旱,到时候朝廷需要不少粮食赈灾,现在多准备点粮食,还能多救活一些可能饿死的百姓。”李忆安解释道。
“明年会有旱情?”
李世民惊讶道:“先生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李忆安一边喝茶,一边微微点头。
先生的话,从来没有失算过,说什么就对什么。
李世民沉吟片刻,突然紧张起来,明年他准备改年号为贞观,如果发生天灾**,不是个好兆头,甚至会有人说他,当不得这个皇帝。
如果没有先生提醒,他将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李世民说道:“幸好我今天来见一见先生,要不然大唐子民就得受苦了,不过以先生你的能力,能不能逆转旱灾?”
李忆安忍不住笑道:“郎君你真的以为,我是神仙吗?说让上天下雨,就真的能下雨。只不过,逆转旱情我做不到,但是我知道有一物,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以后就算遇到旱灾,也不至于让百姓连粥也喝不上,可以让百姓们家有存粮。”
“真的?”
李世民马上站起来:“请先生赐教!”
天下以农业为本,百姓能够吃上饱饭,军队的粮饷能够充足,全部依赖于农业。
如果发生旱情,或者发生蝗灾,农业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百姓挨饿会死人,军队缺少粮饷,甚至会连国防都成问题。
天下耕田,大部分为世家垄断,发生灾情,受苦的也只是普通农民,世家大族富得流油,完全不缺吃的,但他们又绝对不会拿出粮食来赈灾。
“南蛮之地,交州以南,有一个国家叫做林邑,大业年间为隋将刘方征服,后来隋末动乱,他们又自立为王。国中有一个叫做占城的地方,盛产一种稻谷,叫做占城稻,高产、早熟、耐寒!”
李忆安根据后世的记忆,继续说道:“这种占城稻,不择地而生,不挑剔土壤,生长周期短,自种至收,也就五十来天,产量相对较高,亩产两石。”
别人家穿越,系统不是给土豆红薯,就是玉米。
李忆安那个破系统,只给各种种植技术,不给实物和种子,没办法了,他只能够找出亚洲地区,所存在的高产量作物来解决吃饭问题。
唐代的一石,大概是一百二十斤左右,亩产两石,也就两百四十斤,和土豆等比起来,完全算不上是什么高产作物,可是对比起本土的农作物,绝对是高产了,最重要的是成熟得快。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唐代的农作物,亩产大概是一石,京畿良田才能将近两石,占城稻直接翻倍了。
占城稻是北宋时期才引入华夏,在江南地区推广,成就了两宋“江南熟,天下足”这一美名。
“如果让人去一趟林邑国的占城,把占城稻的种子带回来培育,再过几年,所看到的大部分是丰收景象,能极大地缓解粮食问题。”李忆安继续说道。
“真,真的?”
先生厉害啊!
交州以南,林邑那么远的地方,他也知道得如此清楚。
李世民仿佛能看到,大唐子民丰衣足食的景象,激动地说道:“回去之后,我马上命人南下,去林邑去占城。”
李忆安说道:“先不用急,我还有两个好东西,还可以帮得上忙。”
说罢,他回去屋子里,取出纸笔,根据系统所传承的知识,画出一个个简图来。
“先生,你这是犁?”
李世民看着其中一个简图觉得很眼熟。
“没错,这个是我最近改良的犁,我把他叫做曲辕犁,相比于普通的犁,我做了这些改动……”
李忆安简单地介绍了一会:“普通的犁,十分笨重,运用艰难。我这种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一个人就能用,还可以适应各种土壤,使用起来十分便利,开垦的速度比普通的犁,翻一倍以上。”
听了这些解释,李世民眼眸里闪烁着亮光。
农民耕种,劳动力绝对是一大问题,很多村里面的农民是没有耕牛,或者是耕牛不足,村里的牛不能保证每家人都可以使用,里正也协调不过了。
耕种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耕牛,没办法用犁,只能够是手动开垦,效率极低,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个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就能拉动,以后农民的耕牛,可以得到更好的分配和使用,耕种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神器,又是一个强国神器。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7347/637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