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位置离这里还有些远,需得翻过这个山坳下山后,沿河逆流而上,半天的路程,沿途都是一些前明汉家遗民建立的村寨。”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时日还早,于是便道:“那现在就走吧!”
山路难行,没法骑马,所以一行人只得步行。
其实到了永和这里后,黎汉明就已经知道了路径了,因为这里后世纳入了清政府统治后,也取名为永和,到了黎汉明所在的那个年代,这里经过百多年的开发,道路方面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了。
后来更是修建了村村通水泥路,家家户户出门便是水泥地。
一路上,黎安理都在介绍着沿途的情况:“翻过山去便是刘家寨,刘家寨对面是曹家堡,刘家寨沿河往上走是蔡家寨,蔡家寨河斜对面是陶家寨,陶家寨河的斜对面是陆家湾,再上去就是隔河而居的安家坝和安家沟两个安氏村寨。”
“安氏上去是潘家寨和王家湾湾两个紧邻而居的村寨,对面是一个叫桐子坝的十几姓氏杂居的一个村寨,过了王家湾湾,另外一条河沟对面的半山腰便是我们黎氏一支的故居。”
“沿途这些村寨的百姓大多都是守堡人的后代,少数是后来逃难来此的。”
“此外,据我派人探查得知,在我们黎氏故居对面的大山深处,还有从明末四川逃难到这里定居的一支黎氏族人建立的村寨。”
黎汉明闻言只是淡定的点了点头,这些情况和后世几乎相差无几。
所谓的守堡人其实就是从明初时迁移到贵州驻防的卫所兵,他们以百户所为单位设立屯堡,“三分守城,七分下屯”,寓兵于农,在卫所附近开垦土地。
军屯的官兵多为汉族移民,而后来发展成乡镇的堡则成为汉族移民的居住点,一旦列入军籍,父子相承,不得脱籍。
一直到明朝灭亡至今,贵州的群山里都还有不少守堡人存在。
想了想后黎汉明便说道:“其实我老家那里算得上是一个山岛而已,周围其实只是一条河,有一面河道只是被旁边那座大山塌山阻断了而已,我那时就是从王家湾湾对面的山崖上失足落水后被冲走的,那时还小,所以只能记得个大概位置。”
黎安理闻言点了点头,笑了笑说道:“确实如此,我也去查探了一番,塌山应该就是百多年的事。”
“其实说起来,我们这一脉的老祖叫黎朝邦,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播州杨应龙之乱被平定后,老祖前来贵州教化,后来便隐居于此,沙滩黎氏传至今日,到你们这一代是第七代了......”
或许是真的确定了黎汉明跟脚的缘故,一路上黎安理的话不由得多了起来,翻过山坳,乘上早已准备好的船只,一行人沿河逆流而上,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目的地。
“就是这里了,从这条支流进去的话虽然路程近些,但山路比较陡峭,不好行走,所以我们还得沿主河道向上走几里,在另一条支流河口靠岸后上山。”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时候这座山上还只有他们黎氏一家,等再过几十年,这里就会搬来十几家,组成了后世黎汉明老家的寨子。
如今这里除了半山腰有人居住过的痕迹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原始森林。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爬行,黎汉明终于来到了后世老家老宅的位置,他没想到后世在某个不可描述时期被一把火烧掉的祖屋,如今提前了两百年还是没有逃脱被焚毁的命运。
站在废墟前,黎汉明叹了一口气后便问道:“伯父,接下来怎么安排?”
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古代的那些礼节肯定是了解得不多的。
“叫你来是作最终的确认,后面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会安排下去的。”其实黎安理之所以把黎汉明叫到这里来确认现场,主要是为了大义名分。
“呃~”听了黎安理的回答,黎汉明不由得有些愣住了,感情自己爬山涉水的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指认现场的。
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点了点头后便没在多说什么。
见黎汉明没说话,黎安理便转身看了看四周的一片群山后叹了一口气道:“群山怀抱,没想到大山深处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地方,也不知道当初二祖父他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地方的。”
黎汉明闻言笑了笑,道:“这样的地方这片群山里肯定有不少,不过景色虽好,但交通不便,想要发展起来恐怕很困难。”
“大帅不必担心,交通部那边已经做好规划了,未来几年会逐步修建连接大山各处城镇的大道,只要道路通了,发展不少问题。”
顿了顿,黎安理接着道:“此外,对于那些实在偏僻的地方,军政府的打算是把他们迁移出去,要么安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要么就向南或者西域那边移民。”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注意做好安抚工作便好。”
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的贵州有一千多万人口,而贵州大半的土地又是山地,加上贵州的气候基本又是三年一小旱,五年一中旱,十年一大旱;山上旱,山下涝等自然环境,导致这里百姓不管投入多少精力,都只是越来越穷。
百姓发展不起来就算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利用,贵州的自然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恶劣,石漠化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了百姓越来越穷,越穷越会加大开发力度,加大开发力度又会让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再又会让百姓越来越穷,如此便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不管是为了发展还是为了保护环境,移民出去是必须得走的一步路。
按照黎汉明的打算,贵州的总人口最终保持在五六百万左右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期这里的其他各族人口只有不到两百万,留下三百多万汉人加上驻军就完全足够维护这里的稳定了。
看着四周环绕的群山,黎汉明忽然想到了什么,对黎安理说道:“对了伯父,我记得从下面这条河逆流而上,过三四个大山后,那里应该有一个叫朱家场的地方,如果我没猜错,那里应该是朱明后裔建立的镇子。”
“另外,翻过后面那座大山,再往南走三公里左右,应该还有一个叫新明的镇子,那里应该也是朱明后裔建立的镇子。”
黎汉明之所以如此确认,也是因为这两个镇子在后世是附近有名的两个市集,并且在后世某个特殊时期被当作封建余孽祸祸的够呛。
黎安理闻言点了点头,应道:“我已经派人四处去探查了,大帅放心,这边现在已经纳入了军政府的统治,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的。”
......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黎汉明留下黎安理在这里处理后续事宜后,他便带着护卫先向北去了龙泉县城,然后向西沿湄潭河顺流而下到了湄潭县,与第四天的中午到达了三渡关。
再次站在三渡关上,黎汉明一时有些感慨不已。
当初翁彭年率军修建的防御工事依然还在,但却早已物是人非了。
这里,同样是黎汉明收拢军心的地方,犹记得那时的他刚入伙,为了收拢军心,拿出了黑科技颗粒火药,一炮打死了满清云贵总督勒保,赢得了守关大战,同样也赢得了将士们的认可。
黎汉明有时在想,要是当初没有这一战,他们这一支义军有可能早就灭亡了,也有可能会并入了其他义军之中。
而今,讨虏军已经收复了华夏半壁江山,立国也已提上了日程,兵威已成势不可挡之势,一统天下也不会太远了。
想到这儿,黎汉明顿时心满意足的笑了笑,历史终将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如今华夏称雄世界的颓势也被自己给止住了,何其有幸!
正在这时,刘阿蛮急匆匆的找了过来禀报道:“大帅,杨遇春、孙永元两位将军发来西北急报,哈俄十万联军趁我西域战乱之机渡过爱古斯河犯我疆域,现正与伊犁将军保宁所率大军对战于勒布什一线。”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8009/1201302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