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人来到书房,看到张圆在那里拿着书本看,喊了两声张圆竟然没答应,心里想,这孩子学习上心了,喊他都没有惊动他。到了张圆跟前,张圆才发现,忙说:“娘!你坐!”
张圆刚才不是看书入迷了,而是 ,想着蟠桃酒家的桃花仙女,想着酒家姑娘青春靓丽如花似玉的容貌。白里透红的皮肤,瓜籽脸,柳叶眉,含情脉脉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微红的嘴唇,乌黑飘逸的头发,与想象的仙女一样美丽漂亮好看。
听到夫人说话,赶忙回过神来。
夫人说:“我看你读书太投入了,我喊你,你都没听见。别一个劲的老看书,对眼睛不好,看一会,活动活动,歇歇眼!”
张圆想:自小听娘说话的声音,就感觉是最优美,最好听的声音,就像唱歌一样动听,在娘的美妙声音中长大。而仙女姐姐说话轻声细语,清脆悦耳,听了更摄人心魄,让人听了感觉是享受。
张圆说:“快考试了,我想多学些!”
夫人说:“看你读书那么认真,一定很辛苦,一定要保持营养,想吃什么就说! 娘安排人去给你做?”
张圆说:“吃什么都行!”
夫人站起来,到处看了看,说:“要不要让郭嫂天天来给你收拾屋子?”
张圆说:“都是李嫂每天来收拾的,别换人了吧!”
娘提起郭嫂、李嫂,引起张圆对她们两个与酒家姑娘的对比,张圆感觉李嫂虽然面容比酒家姑娘差些,说话声音不一样。但是她的脾气性格,一举一动,有点像酒家姑娘。
郭嫂的形象、性格有点像蟠桃仙姑,沉着稳重,但是,说话没有仙姑有有条有道。
张圆天天心里想起仙姑和酒家姑娘,有时把她们与自己身边的人比较。
感觉酒家姑娘聪明机智伶俐,一举一动体现高贵优雅的气质,看她用手指轻轻划拉前额的刘海的举动,更显示少女的妩媚,更美丽动人。比自己想象的美丽仙女还漂亮。
越比越觉得遇到仙姑和酒家姑娘值得。觉得没有能比得上酒家姑娘的人。心里总是甜蜜蜜的,高高兴兴,嘴里哼哼唧唧的唱着小曲,吹着口哨。
几天过后,逐渐有了思念之情。夜里睡觉也想着在蟠桃酒家与酒家姑娘相见的情形,在脑海里翻来覆去,有时难以入睡。第二天感觉昏昏沉沉的没有精神。
李嫂来收拾房间时,见张圆坐在那里没看书,问到:“少爷!听说云龙山有仙女下凡,好多人都看见了,你也去赶会了,看见仙女下凡了吗?”
张圆听李嫂说话高兴的说:“看见了呀!”
李嫂眉飞色舞的看着张圆说:“看你这次从庙会回来,天天高高兴兴的样子,就知道你遇到高兴的事了,仙女长的漂亮吗?”
张圆说:“我离的远,看不清楚,只看到穿的花花绿绿衣裳的女孩子!”
李嫂说:“少爷!如果仙女离你近点就好啦!你捡最俊的仙女领回来一个,当媳妇多好啊!”
张圆笑了说:“李嫂去了就好啦!能帮我捡捡啊!”
李嫂笑了说:“仙女个个都漂亮,少爷能遇到仙女,一定会娶到仙女当媳妇的!”
张圆:“借李嫂的吉言!”又想到了蟠桃仙女。
张圆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爹娘,爹娘以为他在用功读书,怕耽误他时间,一直没到书房去。
张圆想去与酒家美女见面,又找不到什么借口出去。逐渐的竟然睡觉不实,吃饭不香,没有心思读书,感觉无计可施,渐渐闷闷不乐起来。
想起酒家姑娘说过想看宝剑的话,恍然大悟。
这是她想与我见面的邀请啊!又忽然后悔起来,当姑娘说想看宝剑的时候,第二天就应该带宝剑去让她看,可以单独与她交流交流,怎么当时没想到呢!
想来想去只好等到蟠桃庙会了。只有到蟠桃庙会时候,才有借赶会的理由到她哪里去啊!
张圆天天盼着三月三,到时候给爹爹说去赶蟠桃会,去与酒家姑娘见面。
有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原来体会不到,一日就是一日,怎么可能如隔三秋啊?
现在张圆体会到了什么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味道了,好像过一天不止三秋,好像三年也不止。
觉得时间好像过的太慢了,太阳好像在那里老不落,一天比平时一年还慢。心里想,太阳最好升起来,突突的跑到西边落下,最好让时间过快点。
其实三月三蟠桃大会,与上次在酒家见面相隔才十几天,平时,不知不觉就到了,张圆感觉十几天就像熬了十几年的时间一样长。
他想起了古人一首诗:“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有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有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影响人对时间感觉的因素,其内心在期盼或者想得到什么,就会觉得时间过的很慢,就是说,在你时间不够用的时候,你越希望时间过慢点,它越快。你有期盼的时候,越希望时间过快点,它就越慢。
张圆非常迫切的希望三月三去蟠桃宫,所以他感觉时间过的很慢。
看看离三月三不远了,心却越来越迫切了,好像一刻也不想等,巴不得立即飞到酒家姑娘的身边,看到她美丽的大眼睛,听见她委婉动听的声音。
张圆正在彷徨之际,管家过来说:“少爷!老爷喊你过去!”
张圆说:“我正在读书,什么事啊?”
管家说:“好像有点急事,让你到什么地方去,你过去就知道啦!”
张圆心里想,到三月三还有几天,千万别耽误了,有什么急事,非得让我去啊?
本书首发来自
,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8222/653683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