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持剑在手,仰天长叹道:“我何罪于天,竟落得如此下场!”
良久,他终于醒悟道:“是了,我当然该死!长平之战,赵军四十来万投降,被我使诈一夜坑杀,他们又有何罪?我不该死谁该死?”
秦昭襄王五十年十月,周赧王五十八年,白起自刎而死。秦国人同情他冤死,为他立了不少祠堂。后来大唐末年,有天雷劈死一头牛,这牛的肚皮上有白起二字。正因为白起杀人太多,所以即便数百年后,依然要受畜生道轮回与雷劈之苦。
杀降不祥,前有白起,后有项羽,凡是杀降的哪里会有好下场?上天有好生之德,妄造杀业,终将被命运反噬。
白起死后,秦王发兵五万,以郑安平为将,前往增援王龁,定要攻下邯郸才肯罢休。赵孝成王听说后十分害怕,遣使向各国求救。
平原君赵胜说:“魏国与我有姻亲,素来关系好,一定会来救的。但楚国是大国,又离得远,必须以‘合纵’之说来打动楚王,我必须亲自去。”
此番出使,平原君打算在自己的门客中选出二十个文武兼备的带去。可他的三千门客,能文的不能武,能武的不能文,挑来挑去,只勉强找了19个人,还差一个。
平原君叹道:“我养门客十年了,如今找一个人出来竟如此艰难!”
坐下一人站出来说道:“我可不可以凑个数呢?”
赵胜问其姓名,此人对答道:“臣毛遂,大梁人,在您门下已三年了。”
平原君笑了:“贤士好比是装在囊中的锥子,马上会刺出来。如今先生在我门下三年,赵胜却从未听说过,看来是先生于文武之道一无所长的缘故吧!”
毛遂说:“臣今天才自请处于囊中罢了!若能早把我放入囊中,必然会尽脱而出,岂会只露一点尖尖?”
平原君觉得他说的话很奇异,反正也挑不出别人,便拿他凑了二十人之数,即日辞别赵孝成王,望着陈郢进发。此时,楚国的都城已迁到故陈旧都,所以称为陈郢。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春申君黄歇与平原君有故交,便为他通传于楚考烈王。
黎明时分,平原君入楚宫朝见,与楚王同坐殿上,毛遂等二十人立于阶下。平原君讲述了此番出使准备合纵抗秦之事。
楚考烈王明显是拒绝的:“本来是赵国首推的‘合纵’,后来又听张仪的游说,纵约瓦解。之前怀王为‘纵约长’,伐秦不克;齐湣王做‘纵约长’之时,诸侯纷纷离叛。至今天下诸国个个忌讳谈及‘合纵’,这事好比是把一团散沙黏在一起,谈何容易?”
平原君对曰:“苏秦首倡‘合纵’,六国在洹水约为兄弟之后,秦兵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之后,齐魏两国被犀首所骗,谋攻赵国;而楚怀王被张仪诓骗,五国伐齐,所以合纵分崩离析。若是齐魏楚三国能坚守洹水之誓,不受秦国的欺骗,哪里有后来的事呢?再说,齐湣王名为‘合纵’,实际上是要兼并他国,所以诸侯背离,岂是‘合纵’本身有问题呢?”
“今日之天下,秦国独强,而列国俱弱,全都各求自保,谁还顾得上谁呀?”
“秦国虽强,但分制六国的力量尚不足;六国虽弱,但若能合力制秦的话还是有余力的。若是各图自保,不思相救,则天下强弱之势已定,秦国出师吞并天下便指日可待了。”
“秦兵一出则攻取上党十七城,坑赵卒四十余万,合韩赵两国之力都不能与武安君一人匹敌。如今又进逼邯郸,楚国地处偏远,又干我们什么事呢?”
“是寡君所托非人,才有长平之失。如今王陵与王龁二十万人马,包围邯郸已年余,依旧不能损伤赵国分毫。若是救兵一来,定可大挫其锋芒,嬴得数年安生。”
“秦国新近与楚国通好,若寡人‘合纵’救赵,只怕会惹怒秦王,使我楚国代赵受兵。”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8271/1030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