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红的铁条很快被敲击成一根中空的铁管,铁管大致加工完成,立刻送到下一道工序进行精修。
铁管被再次加热到通红,这次水利锻锤变成了小锤子,敲击的速度更快,通红的铁管在锻锤的敲击下逐渐被打实,缝隙和毛边儿渐渐消失,外部轮廓变得越来越圆润整齐。
一根铁管被基本锻造完成,立刻被送进一个水力镗床,仔细修正钻圆内径。
镗好的枪管被埋进堆满木炭粉的箱子里,进行渗碳处理。
当这一道手续完成之后,一个枪管儿已经基本完工。
随即枪管送到下一个工序,在上面钻出火药孔,然后把枪托给安装好,随后安装燧发机构。
在这里,流水线开始出现分支,另外有一条分支专门负责打造燧发机构,还有一个分支专门负责木料加工,将木料利用水利车床车削成枪托。
几个不同的流水线分支,最终在组装车间会合,不同的零件在组装车间被组装成一杆崭新的自来火鲁密铳。
朱弘栋顺手从加工好准备装箱运走的成品里拎出一杆鲁密铳,就见枪管光滑圆润,枪管内壁均匀质地细腻,拿在手里冰冷沉甸甸的,很有质感。
朱弘栋仔细检查一下鲁密铳,亲手掰开了燧发机构,扣动扳机,随着啪啪的响声,立刻有火花在火药池里闪现。
朱弘栋另外又拿起一杆鲁密铳,把两杆鲁密铳的枪口凑到一起,观察内径的差别。
结果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用肉眼居然分辨不出来差别。
“张大匠,你们的公差控制到什么程度?”
上次朱弘栋给张天伦这些人讲流水线的时候的时候,特意强调了标准化和公差的意义。
现在生产的鲁密铳,口径都是五分的,现在只能控制到三厘,再细就非常困难了。
朱弘栋在心里默默换算一下古今的度量单位。
明朝这边一尺差不多三十一厘米左右,一寸是三点一厘米,一分是三点一毫米,一厘是零点三毫米,而五分大概是十五点五毫米。
就是说鲁密铳的口径基本是十五点五毫米,而公差可以控制在零点三毫米左右。
朱弘栋这么一换算,立刻明白张天伦所说公差的意义了。
凭借这种初级的,水利驱动的半手工流水线,居然能够将公差控制在零点三毫米,已经非常厉害了。
公差达到这种级别,鲁密铳的零件已经完全可以互换通用了。
朱弘栋毫不吝啬夸赞。
“张大匠,你们如果一直能够将公差保持在一厘之内,这个绝对是极大的一个创举,对未来军械厂不断升级,制造更先进的军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天伦听了朱弘栋的夸奖,谦虚道。
“也是王爷提供的铁匠手艺好,要是没有王爷聚拢了这么多好铁匠,卑职就是想控制公差也控制不住。”
朱弘栋其实非常好奇,在他印象中,古时候的匠人应该达不到这么精密的地步,他们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8604/660982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