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束脩,四本启蒙的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幼学琼林》要半两银钱。
古代印刷技术不像现代发达,印刷成本高,且只掌握在官府手里,官方印刷的书的价格都比较高。另外由于印刷技术有限,很多书没有办法制版印刷,只能靠手抄。这也衍生出了一条抄书的行业,来弥补缺市场缺书的缺口。
李俊杰心疼银钱,可没有办法,这个钱省不了,只能更努力早点考秀才。李俊杰通过平时的一些信息总结到,这个时代因为读书成本太高,读得起书的人本身就不多,再加上秀才录取率低,物以稀为贵,所以秀才在乡下的地位还是蛮高的。
李俊杰对秀才的地位没太大兴趣,目前他需要的是秀才月利一两,外加一石大米,附带的是秀才能免杂役兵丁之类的,家里的地10亩以下的不用交税,这些是实打实的福利诱惑啊。虽然秀才不至于说能让一家人生活有多好,但最起码能有生存的保障。
李俊杰入学一个月硬是强迫自己背熟了书上所有他不认识的繁体字。没舍得买纸,李俊杰找他爹做了个木盒,里面装了筛子筛干净的细沙。每天李俊杰用树枝当毛笔,在细沙上练字。后世的时候,李俊杰的爸爸毛笔字不错,在李俊杰小学的时候曾经逼着他练过几年的毛笔字。这段经历让李俊杰现在练起字来有模有样。
而李俊杰的认字背书速度在学堂里引起了一阵风浪。李夫子觉得自己捡到了宝。
这么多年也遇到过几个记忆力特别好的孩子,但是孩子就是孩子,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就浪费了自己的好记忆力,最后还是无所成。像李俊杰这样记忆力好而且坐得住的真没遇到过。
从古至今,学霸永远都是老师喜爱的对象。李俊杰现在没想过要“藏拙”,他现在只想尽早的考上秀才,减轻家里负担。另外大姐二姐渐渐长大,李俊杰很想早点考上秀才能在两个姐姐婚嫁上有一定帮助。
这个时代的女人不像现代那样独立有地位,主要还是看娘家是否给力。娘家给力,女人在婆家就少受磨搓。为了疼他的家人能过的更好些,李俊杰拿出了比后世高考更拼的劲。就这样李俊杰成了李夫子重点培养的对象。李俊杰所在的类似小班的孩子字还没认全,李夫子就开始给李俊杰单独讲课,讲解启蒙书里的字词句的意思。
而老宅那边,17岁的大堂哥李俊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县试。只可惜府试都开始了也没听到老宅那边传来任何消息,看来大堂哥的县试没有过。
确实如李俊杰所想,老宅里李大山接到了大孙子县试没过的消息后有些失望。他已经五十多岁知命的年纪了,虽然身体还算硬朗,可是还是担心自己看不到大孙子出人头地给李家换门庭。他也知道科举之艰难,就看村里的族兄李夫子一辈子也就是个童生。急不来,只能继续等了。
大堂哥没考过童生的消息对李俊杰没有任何影响。在李夫子的额外小灶下,大半年的时间李俊杰已经跳级跳到了李夫子这里最大的班级,类似后世的大班。这个班的孩子年龄大多数都在六七岁左右,后世够上小学的年纪。李俊杰是班里唯一的虚岁不到五岁的孩子。这个班都是启蒙书背完,在学字词句意思的班。
李俊杰已经跟着李夫子学完了相对简单好懂的《三字经》、《百家姓》的意思,现在李俊杰主要在攻克《千字文》以及《幼学琼林》的释义。
别小看这些启蒙的书,小至为人处世,大致治家治国,你都能找到一些参考的哲理。比如“聆音察理,鉴貌辨色”告诉人们听别人说话要自己审查是否合理,看别人面孔要辨析他的脸色;比如“俊乂密勿,多士寔宁”告诉为帝为官者人才的重要性;又比如“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告诉为帝为官者要根据农户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等等。
通过这四本启蒙书,李俊杰对古人的智慧和文学素养有着深深的佩服。一些做人的道理也都被这几本书涵盖在其中。
后世崇洋媚外的年代里,很多装逼的国人总是去吹捧西方一些著名的哲学思想家,总觉得老外的这些思想发现如何先进之类的,可在李俊杰看来,很多那些理论其实中国古代几千年前留下来的这些经典的古文里早已很好的诠释过了。可惜因为文言文酸涩难懂,导致现代的国人没有过多时间去了解自己国家的璀璨文华。
虽然文言文有些酸涩拗口,可是从中发现宝贵道理的李俊杰努力的让自己沉浸其中吸收精华,至于书中有些和后世现代思想相悖的道理,李俊杰想着应试还是按这个时代书本的内容来答卷,至于现实中李俊杰还是准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8700/662298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