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本书读者行业水平参差不起,本章上雪贴心地给大家专门深入解释一下前文提到的一些行业术语和观点。
一、什么是北上资金?
“北”指的是沪深两市的股票,“南”指的是香港股票,这个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因此,北上资金就是指从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陆股市的资金,同时内地的股票也有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而这个资金被称为南下资金。
北上资金的构成前文也说了,基本都是外资,因为外资必须通过香港这条路流入内地,巴菲特他老人家也不例外,因为a股市场不允许外资直接参与。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已经发展了上百年,所以国外有非常多的高级玩家,这些人操纵的资金被我们称为“聪明的钱”,因为他们好像每次都是大赚特赚后才撤场,因此“北上资金”的动向成了专业投资机构每个交易日必须关注的重点。
上雪不说你们也应该经常能在财经新闻里听到“今日北向资金净流入100亿元”这种表述,其实换成大白话就是“父老乡亲们!中国人和外国人今天又买了我们a股100亿元”。
二、短视化投资的弊端在哪里?
前文提到很多基金经理迫于短期kpi的压力频繁买卖股票,甚至风格漂移去追热点,想方设法提升短期也就吸引投资者入场,这究竟有什么不好?
肯定有读者会问:“这样挺好啊!我们就是想短期赚钱啊!而且如果强周期表现好,本来就应该去买一点啊!什么新能源、煤炭、有色、军工……没有必要死守阵地!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不去捞一点岂不是很亏?不管这基金经理去不去追热门,只要能给我们基民赚钱就行!”
确实,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但是,上雪要告诉大家,短视追热点的基金有两个比较大的弊端。
第一,基金经理风格漂移。
在业内,如果一个行业主题的主动型基金经理风格漂移,就算其收益当年很高,也是会被全行业鄙视,他所管理的基金接下来会被非常多的大类资产配置专家、fof基金或者私人银行的理财团队果断抛弃。
为什么?
因为这个基金经理做的事情大概率超出了他的能力圈。
假设某年a股表现不佳而港股表现很好,某公募明星基金经理迫于短期业绩的kpi压力,忍不住手贱去追了港股,但他之前没碰过港股,对港股的市场以及市场里的上市公司了解不深,所以他只能追热点,尤其是他想赚快钱缓解短期排名压力的时候,追热点几乎成了100%会发生的事情。
此时这位基金经理大概率买在了右侧,我们非常清楚,当股价处于右侧区间时,我们赚的就是市场情绪的钱,我们买入后股价到底能不能继续上涨,会随着市场情绪随机游走,总之不大受控制。
跟大家不断强调,赚钱一定要赚自己能力圈以内的钱,巴菲特也是一样的,巴菲特其实最擅长的就是成熟的消费股,什么可口可乐,喜诗糖果……总之就是有护城河的那些公司。
苹果刚开始就是个靠创新驱动的纯科技公司,但随着这家公司越来越像有护城河的消费股时,当其特征渐渐落入巴菲特能力圈范围之内时,老巴同志就出手了。
跟巴菲特一样,每个基金经理其实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一般一个基金经理能把两个行业里30-50家公司及其产业链彻底搞懂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何况这30-50家公司还在不断变化,国家经济和市场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基金经理能每年跟上进度追踪就不错了。
某些行业背景出身的基金经理本身擅的就是特定行业的投资标的,比如萧大咖擅长消费,葛女神擅长医药,蔡某某擅长芯片,不管经济怎么变,他们都安心在自己熟悉的地上种菜,好好种,慢慢等着收获的季节来临,毕竟没有一个基金经理可以打满全场,投资讲究的就是春种与秋收。
但那些风格漂移的基金经理,更像是自己不好好种菜,嫌弃收成太慢而忍不住手痒去偷隔壁农户的鸡,你说你一个种菜的本来就不擅长偷东西,又不是职业小偷,偷到了算你本事,偷不到被人家农户家的看门狗咬了还得不偿失。
资本市场就是狼吃羊的故事,狼少羊多,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因为多数人赚不了少数人的钱,毕竟少数人没有那么多钱给多数人去赚。
基金经理相比于纯散户来说,更像是狼,尤其是在他们熟悉的领地里,他们的的确确就是狼,可以很轻松地吃到羊。
我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不自己炒股,而是把钱交基金经理打理,就是让这只狼去帮我们战斗的,或者说我们结成一个羊群,靠这只善战的狼保护着。
但风格漂移的基金经理,往往是那种自己不好好看羊,跑到别的狼的领地里偷羊的那只狼,它做的事情初衷或许是好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好的,但是这其中的风险根本不可控,而投资最忌讳的事情,恰恰就是“不可控”。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9007/1131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