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叹生活多平淡,今朝纵情山水间。
采撷七色花一束,祝愿天下共婵娟!
闲云一朵朱彩云也回赠张会长一首她作的格律诗,
恰逢七夕过阴山,文友相邀聚草原。
蓝天白云风作伴,油葵向东朵朵鲜!
别嫌生活太苟且,脚踏草原心就宽。
牛羊悠然牧草甜,寄情山水心相牵!
俞贤同也紧跟着朗诵他的新作的诗《过阴山》。
看到阴山在眼前闪过
绵延起伏平仄相连
光秃秃的头颅跳跃着
总是想着顶顶蓝天的脸庞
白云还在纠结过去的时光
阴山让它爱恨交织
几千年了
一座山写满了一首首诗行
每首诗都留下一段历史
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至今还让人感到荡气回肠
每一次战争
这里都留下了血泪斑斑
穿过历史的河床
看见了戈戟似洪流滚滚而来
融入阴山的忠魂
花木兰是一面旗帜
阴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激励着后人在这里汲取
前进的力量
面对祖国崛起的路上
弯弓射天狼
还有诗人李青松也赋诗一首《落重》,大伙报以热烈的掌声。
看他们都朗诵得差不多了,我从手机里找出以前在头条上发表的《致梦中的情人》诗歌,也朗诵一遍。同为与会诗人,我不可以逊色他们,因为我代表的是内蒙古诗人的文学水平。
车厢里笑声朗朗,歌声飞扬,气氛热烈,大家伙难得欢聚在一起,心情格外的舒畅。这是来自全国九个省市自治区的诗人代表,都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之间自然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
旅游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张会长向我们吐露一件心事,他早在七八岁的时候,在这里待过一年,上小学一年的班主任老师,对他这个外地来的小孩儿挺照顾,他一直把老师对他的好记在心里。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年曾来这里找过老师一回,没有找到。今年通过老同学的帮忙,终于找到了这位老师,一会我们去牧民家里做客,老师就在那里等着我们。
哎呀,好感动人的故事,张会长太注重师生情谊了。几十年前的一件小事,都记得这么清楚,还特意回来寻找老师报恩。真是有情有义的好人呐!中国诗歌会有你这样的好人掌舵,真是英明决策!
诗人们说什么的都有,大多都是溢美之词。一滴水可以折色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张会长的形象瞬间在我们众人面前显得高大起来。这件事对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次灵魂上的触动撞击。
诗人的心都是特别敏感的,他们可以为高兴的事而歌唱,也可以为悲伤的事而悲伤,甚至,见到美丽的风景也要赋诗赞美。这就是诗人的性格。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有多少诗人为诗歌而疯狂啊!
我们顺着阴山山脉,沿着高速公路一路狂奔,来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里就是乌拉特大草原了。你看那外边大地绿草如茵,牛羊在自由自在地吃草,天际望上去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遥不可及,不由得让人想起《天边》的那首歌。车上的人不知是谁轻声地哼唱起“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其他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唱和起来“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我昨夜的柔情”。
一曲唱罢,大伙又唱起《鸿雁》这首歌曲。张会长告诉我们说:“这里就是《鸿雁》这首歌的发祥地。这片乌拉特草原很不平凡,孕育出许多蒙古人好听的歌曲,历史上这里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争呢。”
一席话,又勾起诗人们的极大兴趣,借着休息的空隙,大伙在公路边一阵拍照,留下乌拉特草原夏秋季节美妙的景色。
又上车后,随行的导游小姐问我们,“你们来大草原走了大半天了,发现过坟茔吗?”大伙一惊地说道“还真的没有。”导游小姐说:“这里的蒙古族人遵从祖先的葬法,人死以后,放在勒勒车上,由马车拉着向草原深处没有人去的地方走去,人在车上颠落下来,掉到什么地方就在那不动了,不用土埋,让尸体自由腐化,或是被狼啊老鹰啊什么动物吃掉,都顺从天意,回归自然。这叫做天葬。”
“那马车呢?”有人细心地问道?导游小姐解释道:“马车没有人牵。大马会自己回来的。你没听说过老马识途的故事吗?这是真的。”
好奇特的葬法,以前光听说过有天葬的说法,但从没有当回事儿,这回知道是真实的了。车上的人议论纷纷好一大阵子。
下午两点多钟,终于找到张会长说的那个牧民家了。离老远就看到一个老男人站在大门口冲着我们车招手,我们猜想那一定是张会长说的那位老师,那感觉就像一个老父亲在盼望儿女回家时的心情似的。我们下车以后,果然目睹了一场动人心弦的认亲场面。
只见张会长一下车,就快步走到老师跟前握手拥抱,三十多年的思念惦记现在终于得以实现了,为了寻找老师,他费了几年的时间呐!老师教的学生太多了,可能早都记不得他了,因为那是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啊,现在张会长已经四十多岁,儿子都十多岁了,这变化得多大呀?老师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他照顾的小男孩,今天竟是中国诗歌会的大会长啊?这意外的惊喜也实在是太大了吧?
张会长又叫来他的妻子和儿子给老师介绍,接着领着老师,和我们下车的诗人及家属们一一介绍,还有女导游小姐和开车司机。
老师领着我们进了牧民的家里,两大桌子的热菜热饭早都准备好了,热气腾腾的手把肉用两个大盆子端上来,大伙有秩序地落座,先为张会长和老师三十多年后的重逢干杯!接着老师又代表牧民一家,欢迎中国诗歌会一行人到他们家做客干了第二杯酒。
从早晨六点钟出发,到下午这个时候,大伙真都饿透了,抓起手把肉就吃了起来,香!这是地道的手把肉,烀得烂烂的,吃一口满嘴地流油,这才是老蒙古的做派!热情实惠,不虚头巴脑。还有新炸出来的年糕,里边没有馅,那也非常好吃,两大盘子一扫而光,主人家又赶紧端来两大盘子大白馒头供我们吃。主人还细心地摆放了几样新鲜的蘸酱菜,羊肉吃腻了的时候可以吃点素的解腻。至于陪衬的热炒菜倒是剩下了不少。
这顿饭我们吃的有滋有味,情意浓浓,真切地感受到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也见证了张会长与老师之间浓浓的师生情谊!
(本章完)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9645/712472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