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脏裤头给洗了洗。
当天夜里,给英子说起这个时,英子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英子知道她老人家,是在心疼自己的女儿,在怜惜自己的女儿。
但是,生长在这个贫穷的家里,特别是,恰逢比自己年龄大的哥哥们上学都走了,比自己小弟妹们,是干不了。
所以,英子也只能不断地鼓励着自己,去面对这个现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个现实。
冬季,霜降之后,英子又去黄河滩捡过十几天红薯。
去的时候,因为心里充满着希望,并忙于赶路,不知道冷也不知道饿,等到肚饿的受不了时,才停下来休息、吃干粮。
可谁知带去的干粮已冻得跟砖头一样硬,英子只好堆起一些枯枝树叶,向别人借了根火柴,点燃后,把干粮放在旁边烤一烤再吃。
开始拾红薯时,只想快点儿拾,大的小的是一块捡,可等捡的多了,又怕自己背不动。
最后到了日落西山,不走不行才停止下来,下定了决心,准备回家。
因天气太冷,红薯又硬又凉,实实在在地压在肩上,压得英子一直是弓着腰走路。
走到半路,红薯硌得肩膀疼得受不了,英子只好脱去外衣,垫在肩膀上,这样才稍微好一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些天,虽然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但英子捡拾的红薯,比那一年,一家人从队里分的还要多。
英子捡东西贪多,拾东西超快。在村里、在同行人中,那是出了名的。大家也都经常议论,同行的人群里,最数英子贪心。
英子自己也清楚,的确是有些贪。可对于家里来说,在那些年头,捡的这些东西足以改善家里的生活,拾的食物能够弥补家里粮食的短缺。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英子已经充分认识了这个道理。
自己的贪心是为家而贪,是为全家人能填饱肚子而贪。所以任由他们怎么说,英子也未曾理会,更不曾停下来。
一九六三年,这一年里,是英子无数次在黄河滩捡拾东西、收获最大、最多的一年。
每天只要一睁开眼,就没有清闲的时候,常常是早上三四点钟起床,头顶晨星出发,忙碌一天后,月黑风高,甚至半夜才回到家。
吃不上一顿应时饭,吃的都是又凉又硬的干粮。天长日久,英子就得了慢性胃炎,常常感到肚子里隐隐作痛,当然,她更没有去医院进行治疗。
因此,就落下了胃疼的病根儿,在多年以后,生活逐渐好转,治疗胃疼的消炎药也相继伴随了英子大半生。
虽说那些年,去黄河滩捡拾东西,饱经风霜、吃苦受罪,经历了那么多不堪回首的往事,但它却磨练了英子的意志、造就了自已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性格,养成了勤劳务实、节俭持家的生活习惯,并且一直保持至今。
………
随着当地实行三自一包政策,将土地按人均下放到户,变成了自留地和责任田。
英子家分了六亩粮田和一亩红薯地(土地贫瘠,只能种耐旱的红薯)。
当然,每亩地还规定有一定的上交公粮的任务,所以,只有让土地多产粮食才有可能剩余,收的越多,自己剩余的才能越多。
从此之后,英子就很少再去黄河摊地里捡拾食物,而是一门心思,专心专意地用在自家的庄稼地里。
(本章完)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9789/682396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