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平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那片大院。那里是坤城的老工业基地。只可惜郑和平出生太晚,没有见到这片工业基地的繁华,只能回忆起萧瑟的拆除厂房的场景。
据他的父母说,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这里有纺织厂,卷烟厂,化肥厂。工人特别的多,大院里住着还特别开心。只是随着城市的规划,往日繁华的影子都找寻不到了。往日的工厂全部变成了规划的整整齐齐的高层和商业楼盘,只是在众楼盘之中,独独留下了纺织厂的干部家属院还没拆。
郑和平的父母当时可都是纺织厂的高层,所以,在九十年代,他们搭了个末班车,很荣幸的在这个干部家属院里拥有了一套四合院。这个四合院历经岁月,翻修了好几次,父母亲也还不愿意搬走。说是这里住习惯了,冬暖夏凉,还可以在小院里侍弄下花草,种些蔬菜,养几只鸡,两个狗什么的,日子过得还惬意。再说,以前的老邻居还是那几个,串门聊天特别方便。
这个院子被困在了一圈高层中间,开发商讲究楼盘要高人一等,所以都会加高地基,楼层盖高,这样一来,这个院子无形之中变成了一片凹地。
郑和平好像依稀记得,这一片为什么会建造这么多的平房,好像是说这一片地下水水位高,土层结构又是沙地,所以承重性不好,见不了厂房和高楼,所以索性建了这大片的四合院作为干部家属院。现在想来,这也许就是寸土寸金的当下,这个院子还能保留下来的原因吧。
郑和平回到家里,郑爸爸正在院子里给菜地浇水,郑妈妈坐在葡萄藤的阴凉处戴着老花镜纳鞋底。看见他突然回来,很是纳闷。
郑妈妈埋怨道:“和平,回来也不知道打个招呼。至少得让我有个时间准备啊!”
“妈,我不吃饭,就是来看看你。”
“瞎说,不吃饭你回来干什么?就这样大眼瞪小眼互相看吗?”郑爸爸梗着脖子,瞪着眼睛。
郑和平无奈的点了点头,“妈,随意做点就好。”
“你好容易回来一次,怎么能随意呢!你和你爸聊会,我去买菜,做你喜欢吃的。”郑妈妈心疼的看着郑和平说,“看看你,一天天的按时吃饭没有,都瘦了。”
“这么大个人还不会照看自己,饿死都活该。”郑爸爸粗声粗气的插话。说完,也不浇地了,转身进屋子里面了。
郑妈妈拍了拍儿子的背,进屋拿了个布兜,就出门了。郑和平百般聊赖的进了屋。
他看着屋里正堂之上依然还摆着观音像,香炉里还有新烧的香。观音像左手边挨个还有弥勒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观音的右手边,供奉了道教三清三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三清旁边摆了个铜制的神龛,里面供奉的灵牌竟然是用藏语书写的,郑和平就认识翻译过来域拉,应该是山神的意思。
郑和平实在无力吐槽自己的父母如此摆放这些个神像。他知道,他是他父母千求万盼得来的,所以这父母亲便是有神就拜,逢佛就请。不熟悉的人进到他们家,都以为他们是买道具的。
虽然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父母亲这么多年养成习惯,不容易改了。郑和平看着满屋子的神像还是有些心酸的。
他不由感叹自己的父母把自己养大还真的不容易。真是硬生生的把在那个年代下,彻底被唯物主义洗脑的父亲,一个又红又专,对四旧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人变成了现在这番模样。
其实,郑和平心里知道,求人不如求己,这些个泥塑的神像也从来未曾保佑过自己,不过是父母亲求个心安罢了!
“赶紧挨个拜拜!要不然,你妈回来又该说你了!”郑爸爸递给了郑和平一把香。郑和平顺从的接过香,挨个拜了个遍,这才起身。蓦地,他发现有一个神龛底下好像压了一本书。他不由好奇的一边问父亲:“那神龛下面怎么垫了一本书啊?”一边手欠欠的就准备去拿那本书。
郑爸爸见状一把拍向郑和平的手:“不要乱动,这本书一直就压在那里的。”
郑和平只好住了手,反正他也不是什么爱看书的人:“爸,以前怎么没发现这本书?”
郑爸爸也有些奇怪的看了看那个神龛,喃喃道:“也没人动过这玩意啊!”说着,不由自主的对着那神龛双手合十拜着:“罪过!罪过!”
https://jiwufengbao.com/book/29809/682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