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欢不知命运的车轮往哪里行进时,还有一个人也在这武川镇的草原上迷茫着、徒步挣扎着。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
他的祖上是一个大户人家,既种地又是当地的书香门第,家里有不少古代农学典籍,因此小小的贾思勰便对农作物的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后来做到了高阳郡太守,但他似乎和高高在上的官员并不一样,而是一有时间就往田间地头跑,跟当地的老农户在田地里摸爬滚打,记录老农们世代相传的农业宝贵经验,而且更是在自家府中专门开辟出一块空地,亲自亲自种植蔬菜,谷物,圈养牲畜。
为验证古书所说的“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的经验,他还特地在自家的府里选了三块地做谷子播种日期的试验。
他的妻子指责他说:“你干嘛要这么认真呢,不务农时就行了。”
贾思勰则一本正经的说:“这可不行,种地讲究的是细功夫。”
有一天夜里,贾思勰正在观察谷苗,突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他赶紧往家里走,一失足掉进了沟里,腿也摔断了,一瘸一拐的,好长时间都没有好,为此他的同僚都笑话他。
但他似乎乐此不疲,他不仅研究如何种庄稼,和当地的老农打成一片,和市井的村夫经常闲聊,而且他也对当时的饮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洛阳是各民族迁徙与融合中西化文化交流的中心,佛教盛行,四方的饮食在这里汇聚,我们现在所爱吃的肉丸子和面筋,当时已经有了。北魏时寺庙众多,僧尼往来者众,佛教在我国更加普及了,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当时已经开凿。贾思勰常常驻足停留于洛阳街道,观察记录从西北新疆而来的人在那叫卖烤肉、涮肉,从东南江浙而来的人则在叫卖叉烧、腊味,而从南方闽粤而来的人则带来了烧鹅、鱼生,从西南滇蜀而来的人则带来了红油、酱料等各种风味的食物……贾思勰对此乐此不彼,而且对这些食材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尽管他并不爱吃鱼虾蟹等水产品,但每次去洛阳,他都专门跑到当时洛阳的鱼鳖市场去观察记录,向鱼贩们询问食材的做法。且这一时期饮茶之风也已渐渐盛,贾思勰就常常在自己的府中备茶水来招待家里的客人。
闲暇时他自己也亲自动手给孩子们做美食。当时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厨师,名叫侯刚,是朝廷的尚食典御,他曾经为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和两位太后掌勺约30年。贾思勰都亲自去拜访,在爽朗的午后,看他把羊肉和猪肉切成均匀的细丝,加入生姜,橘皮,藏瓜,葱白,核桃,做成带丸大小的肉丸,用火把肉丸烤汁拌熟,同时再用5斤羊肉制作肉羹,把烤好的肉丸放到肉羹中煮熟,这就是我国早期的肉丸子了。
他还跑去观察制作酒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水产品,做羹,做饼,做素食,做糖等各类食品的方法……
当时北魏时期人们的食物制作方法已经包括酱、腌、糟、醉、蒸、煮、煎、炸、炙、烩、熘、炒、熬、过滤、日晒、风干等等……南北朝时期的饮食已经非常的丰富。
而且贾思勰这一时期已经意识到羹汤对人的养生的作用,其中他最喜爱的是胡麻羹。他的书中已经有了猪蹄酸羹、胡麻羹、瓠叶羹、鸡羹、笋鸭羹和菇菌羹等各种各样的制作方法,这些制作方法在当时都非常的讲究。面条在当时也已经出现。
后来,他更是辞去了官职,深入民间考察,他的足迹遍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他常常想起伏羲氏造农事与天下,可惜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以至于好多耕作方法没有流传于后人,好多的民间谚语流落于民间,于是他决心要写一本书,把这些流落于民间的农术整理成册,以造福于后世。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他沿北方朔寒之地寻找农事真经时,沃野镇首先爆发破六韩拔陵起义。接着怀朔镇、武川镇相继被索虏占领,他便只能徒步行走在这茫茫武川荒原上,再也回不了中原,但他从未后悔。
https://jiwufengbao.com/book/30120/687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