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开封的人口再次丰盛起来。
而且流民什么的也开始往开封府聚集。
河南华夏龙兴之地,人口众多,土地平旷,因此大明在此地设立了两个藩王,一个是盘踞洛阳城的福王,一个是盘踞开封府的周王。
这次河南先旱后洪灾,一下子产生了大量的流民,而洛阳地有河南总兵刘泽清盘踞,刘泽清凶名在外,流民不敢靠近洛阳,怕这个刘疯子大开杀戒,所以只能先向封汇聚。
毕竟不管什么时候,大城市总比小城市抗风险能力大一些,也能多一条活路。
因此开封府的流民越聚越多,开封府的藩王周王,人不错,在得知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都跑到开封后,并没有撵走老百姓,反而拿出府中积蓄,设立粥棚,周济百姓,给老百姓延命。
可是这一下子就触碰到了大明皇室的逆鳞,先是御史上本弹劾周王,违背祖宗宗法,以藩王之身干政。
周王自觉问心无愧,便没有搭理他,结果不日,河南巡按高名衡直接上书朝廷,弹劾周王救济灾民,收买人心,意图谋反。
这一下子可把周王吓坏了,他没想到自己想要做点好事,会遭到如此对待,于是连忙自囚周王府,并且上本天子请罪。
没办法老朱家自从朱棣开始,对于藩王的态度就是你可以贪污腐败,可以强抢民女,可以草管人命,这些事情你都可以做,但是唯独不能对老百姓好,不能对当地的官员太好。
<b/> 不然你就是意图谋反,因为这样的事情,在大明的记忆中,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了,朱棣是前车之鉴,宁王朱辰濠可以算是第二个例子了,有了这两个例子,大明皇室对藩王的管控不是一般的严,因此周王这擅自接济灾民的行动,算是惹恼了大明皇室,以及当地官员。
不得不说,大明灭亡是有他的原因的,藩王一年的俸禄加起来能耗空国库一半以上的银子,可是这些银子却不用在民间,最后导致的就是大明财产崩塌,最后彻底消亡。
而由于周王不再赈灾,聚集开封府的流民得不到食物,自然就会引起大大小小的暴动,不过都被高名衡带人镇压了。
可是民情如此,堵不如疏,当老百姓没有饭吃的时候,可不会管你到底是个啥,这时老百姓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吃的,不给吃的,他们就抢。
不过高名衡指挥开封守军也不是吃干饭的,把流民弹压的死死的,这时候流民还没有个名义上的领头的,自然是一盘散沙,可是若是有人振臂一呼,流民合成一股,那么这些软弱可欺的流民就会成为开封城索命的阎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https://jiwufengbao.com/book/30131/1337728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