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的工作人员是能够通过楼梯间里面没有标注楼层编号的那一扇门进出这个楼层的,但是普通的学生却不能够进出这一扇门,这一层完全没有开出任何窗户来的三楼,正是因为建筑物外墙所拥有的、最下方几层楼之间的窗户间隔不相等的缘故,所以才会被用数窗子的方式来确认建筑物到底有几层楼的人给忽略过去。
由于学生们根本就不能够进入三楼,所以在进行楼层标注的时候,校方干脆就跳过了这一层楼,反而把四楼写成了三楼,位于上方的楼层也全部都做出依次修改,于是,园冶她们的房间门牌号虽然说她们住在八楼,但是其实真的爬起楼梯来,就会发现她们住在九楼。
这样一幢普普通通的宿舍楼,通过从建筑物外侧数窗子的方式都完全能够弄错楼房所拥有的具体楼层到底是多少,因此可见,这种单纯凭借自己的视觉去判断一座建筑到底有几层楼的做法并不准确,而位于平遥古城的这一座警报楼,情况就是一样的。
面对着中国古代建筑物,想要确认一座楼到底拥有几层楼,一方面可以选择数窗子,另外一方面则可以选择数屋檐。
有些楼阁将自己建造成为了四面透风的亭子模式,或者说干脆就在建筑物的四面环绕起环形的围廊,但是哪怕围廊和亭子都不具有窗子,这种建筑模式还是能够让人确认这个地方存在一层楼的。
除开上面所提到的这种数窗子的方式,数屋檐同样也能够达到弄清楚一座楼到底有几层楼的目的。
中国的很多古建筑物,尤其像类似于宝塔这样的多层建筑物,它们每一层都会有一个屋檐,往上爬一层就会见到一个新的屋檐,最顶上的屋檐不管拥有几重檐,也全部都按照只有一层屋顶进行计算即可,清点下来一座建筑物到底拥有几层屋檐,那么这座建筑物就有几层楼。
但是,不论是想要通过数窗子还是数屋檐的方式来确认平遥古城中心的这一座警报楼到底拥有几个楼层,都是根本数不清楚的。不管使用两种方法当中的哪一种,从建筑物的外观来进行清点,都只会认定这座建筑物有且只有两个楼层,但是事实情况却是,这座建筑物其实拥有三楼。
建筑物的外观上没有任何明显的特征能够让人判断出一楼和三楼之间还夹着一个二楼,但是只要选择走建筑物内部的楼梯就会发现中间还有一层楼,这样一种看似只有两层楼但是却有三层楼的建筑模式,就是这座警报楼最大的特点。
没有做成四面开敞的亭子模式,也完全没有做成在建筑物的外侧环绕一个围廊的形式,可以说是与外界的空间相断绝的二楼,其实就很像园冶当初所居住的那座宿舍楼所拥有的三楼。
平遥古城所拥有的这一座警报楼因为矗立在闹市区,所以,为了方便周边居民以及行人来往通行,这座楼并没有采用四面立墙的方式强行圈定出一片空间范围,进而导致其他人全部都必须得从建筑物的四周绕行。
其实有点类似于那些开有门洞的城门楼,但是却并不像大部分城门楼一样拥有高耸的城墙,这座建筑物从平面结构上来看,中轴线的部分是整座楼的通道,非常的宽敞,对于封建统治时期的人民而言,就好似隧道所拥有的洞口一般,能够让车马非常顺利地穿行。
门洞的左右两侧,按照每四根柱子围成一个正方形的方式,分别分布在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角落处,这样的十六根柱子,能够很好地支撑住楼上的两层房屋,使得整座建筑物非常的耐久并且稳固。
最为靠近中央过道的一左一右共计八根柱子,以排列在最中心能够构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的四根柱子进行包砖,因此总共十六根柱子最中心的这四根,就好像并不是使用木质结构做出来的柱子,而是直接使用砖石结构堆砌出来的柱子。
以警报楼最为靠近城区中央水井的那一面作为楼房的正面,警报楼右侧,位于中轴线右手边的八根柱子之间,这样一条被框定出来的狭长空间范围内,就使用木质材料修建了通往楼上的楼梯。
一楼所拥有的屋檐,是非常常见的、等腰梯形一般的四个坡面。按照常理来说,这四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所共同围绕出来的正方形,就应该是这座楼二楼的地板。
因为二楼没有做成开窗子的模式,与此同时也并没有在外面做成环绕在一起的四条走廊,因此,这个被隐藏起来的二楼其实应该是像园冶当初所居住的宿舍楼所拥有的三楼一般,完全被实心的墙体包裹在内,根本就看不到内部结构的。
但是,用完全不开窗的方式在这个正方形的四边立起木板,随后把二楼空间包裹在内不让他人窥伺,这样的一种建筑模式未免也实在是太丑了吧!
想想看,明明应该有窗子的地方没有窗子,反而做成了直上直下的木板,而且还没有什么特别的装饰,这样的一种建筑模式,就算是搭积木的小孩子都能够弄得出来,哪里值得用在这样一座标志性的地标建筑物上?
所以,木板墙面什么的其实是不存在的,警报楼所采用的,是斗拱。
皇家园林里面的许多建筑物为了能够拥有飞檐翘角高大巍峨的屋顶,总是会使用斗拱这种建筑构件。众多的斗拱组合在一起,能够如同搭建一个倒过来的金字塔一般,将空间不断向上向外放大,这样一种建筑构件,其实是能够在内部营造出非常可观的空间的。
https://jiwufengbao.com/book/30483/825886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