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彗星来的那一夜》于网飞上线的第二天,多里安在推特的电影专栏中便发出了自己的影评。
题目是:精美而小巧的寓言
【一部看似简单的电影,用最少的演员、工作人员和预算制作,和足够的想象力创造了一部小而美的寓言故事。
……
交替或平行宇宙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我们已经在漫改电影中无数次见到,它并非总是引人入胜,但如果能像这部电影那样正确地完成,这个概念确实因此变得更加迷人了。
……
鉴于《彗星》的独创性以及它是一部由八个演员和一个房间催生出的不断扩展、富有想象力的宇宙的电影,对其结局的任何疑虑最终都显得微不足道。
也希望那些安坐在好莱坞山巅的制片人们能从九位数的预算大片中抽出一些时间和金钱,创造一些小而精致的东西。】
幸亏多里安这位专业影评人历来风评不错,所以在他的文章下没有出现诸如“收钱了吧?”,“被谁收买了”之类的回复。
倒是有个回复说:【我刚刚去看了这部电影,才发现竟然不是英语电影?老兄,这观影门槛有点高了吧,电影里说的日语还是什么话,只有字幕是英文,我没办法一心二用啊,难道不能配音吗?】
回复暴露了北美观众这时候的一大短板,没办法“一心二用”的同时盯着画面和屏幕下方的字幕。
跟华国观众可以一边听着影视剧里的英语、日语、韩语、泰语、德语、法语甚至西班牙语,还能一边同步理解着汉语字幕,进行流畅观影的超能力不同,北美观众尤其是白人观众此时大多还没培养出这份能力。
所以跟华国院线上映的外国影片,大家在原声与国语配音之间通常会选择原声不同,北美观众在电影院看国外电影理所当然会选择配音。
当然这还算好的,像俄罗斯那样宁可使用双轨配音,都不接受纯字幕翻译的国家也有几个。
这份能力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其实网飞在这方面是有很大贡献的。
无独有偶,在这个无法“一心二用”观看外国电影的评论后也出现了相似的回复。
只不过这个回复是抱怨字幕的。
“wong9394”:【我是华国人,我在网飞上看了英文字幕的《彗星之夜》。对于不懂汉语而去看了英文字幕的人,我们可能看的都不是同一部剧。翻译太差了,原本的对话写得很好,但是有很多地方没有翻译出来,甚至颠三倒四,我很怀疑是不是机翻。】
推特号为“wong9394”的用户是个华国留学生,名叫王真,网飞上线了一部华国电影,而且还是一部科幻悬疑惊悚题材的电影,这个消息已经在留学圈的几个论坛传遍了,甚至很多华人都知道了。
在海外的华国留学生包括华人其实有很多都心系祖国,甚至关心着祖国发生的任何一点小事,也许是远隔重洋,文化食物交流上的不习惯让很多留学生在社交上筑起了封闭的城墙,反而让他们更加思念祖国,甚至对华国的任何进步与正面消息比国内反应还要强烈。
当然也有正好相反的,巴不得家乡越过越差,对负面消息视若珍宝,想要切割的干干净净的。
当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时候,经常发生的情况要么是对自己的祖国和族裔更加有归属感,要么就是和出身做明确切割,甚至交投名状。
目前留学生圈还是以第一种为主。
让王真惊喜的是这部来自祖国的电影不仅题材新颖,而且质量靠谱,在网飞上线才一天,就冲到了“其他地区节目”的第12位,口碑已经在发酵,甚至已经出现了几个专业影评,而且誉多贬少,眼看着照这个趋势再过几天很有可能就能冲到“其他地区节目”第一位了。
来自祖国的文化产品能在美国引起波澜,受到欢迎,即便作品中并没有蕴含什么华国自身的文化,但也足以让美国的很多留学生与华人兴奋不已了。
https://jiwufengbao.com/book/33822/776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