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朱棣开口苦笑:“周王是本王五弟,他如今遭难被流放,本王议不议论,都改变不了五弟被流放的事实。
如果本王不议罪,惹来陛下和朝廷的怪罪,岂不是把整个燕王府拉进去陪葬。
本王觉得还不如找几条不关轻重的罪,朝廷也无话可说。”
成渊摇头,表示不同意朱棣这样的说法,历史已经有过清晰的发展。
朝廷抓周王,是黄子澄和齐泰他们的试探,用这个方法测试态度。
诸王软弱,束手就擒,这下正好削个痛快,朝廷不再畏惧他们,不出两年,按照历史上朱允炆的速度,九大藩王别活了。
诸王反抗,朝廷正好有借口削蕃,还要一削到底。
说白了,这次就是试探藩王的软硬来了。
“王爷,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你听说过吧,唇亡齿寒的故事你也知道。这故事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管怎样,你们到时候都会受到殃及。”
“成先生的意思?”朱棣询问。
“我的意思是你不能示弱给朝廷,听说其他的王爷都还没有议罪,他们为什么没有?其实就是在看王爷怎么做。”
朱棣摇头:“你以为本王有多大影响力,那么多兄弟,数年不见,都是自扫门前雪。一大家子妻儿老少,轻重他们知道。”
只有同仇敌忾,朝廷才会觉得削蕃有些难啃,但这次周王这里大家只顾自己,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一旦各王爷只管自己。那朝廷就会将你们的势力瓦解,然后单个击破。等于王爷愿意任人宰割。”
成渊果断道:“王爷,如今最好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你上书为周王求情,另一个就是拖着不议罪。”
朱棣懵了,这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拖着不是办法,
“就算我上书求情,可还是会有藩王为了自己,向朝廷议五弟的罪,这个本王无法保证。”
朱棣清楚,以前大哥朱标还在的时候,请他们几个兄弟喝酒相聚,经常会有几个不和。
但那时大哥在,他有能力让弟弟们心服口服,现在大哥,二哥三个已经相继不在。
自己有没有这个号召力,不清楚。
成渊道:“历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兄弟情义是伦理常情,天不可逆,这是天道。
听说开封百姓为了周王的事议论纷纷,应天府也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这说明百姓心里有一杆称,这是人心。”
自古以来,天道人心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现在成渊只是提前灌输给朱棣。
建文元年(1399年),明惠帝朱允炆意欲削藩。有人告齐王有叛变意图,于是将其召至应天府废为庶人。
成渊相信,这些事情都会成为朱棣起兵的积累。
“王爷,据我所知,众王爷到现在还没有上书朝廷,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也都不愿意,不愿意污蔑周王谋反。
王爷你带兵数载,天下百姓都看着呢,只要你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就好,如实上奏。公道自在人心。”
〵看到朱棣有些疑虑,成渊说出了自己要做的:“王爷知道我是有些江湖兄弟,周王爷的冤屈他们可以帮忙去散播,可以救周王一命。”
百姓的言论在某种情况下就是民心,朱棣知道这样做对他们藩王有好处。
今上喜欢以仁孝治天下,收腹民心,这个法子可行。
成渊敢保证周王不会有性命之危,是因为历史上,齐王被贬为庶民,湘王自焚。
周王在流放的几年里。不仅去寻找草药写书著文,还忙着生了几个孩子,这造娃效率这么的高,哪里会有危险。
“王爷,我敢保证。大师也会这么说的,为了确保,请王爷见一见大师,或许大师有话对你说。”成渊又给朱棣吃了颗定心丸。
毕竟自己年轻,又没有朝堂经验,朱棣肯定会有顾虑,不放心的。
果然,成渊又猜对了。
“好,本王听你的。”朱棣听到可以再见姚广孝问问,也放下心来。
自葛诚回来监视,又正遇上周王被流放,朱棣现在也不敢贸然见姚广孝,但又不得不去见一见。
“出府就会被人跟踪,此时见大师,只怕朝廷知道了会起疑心。”朱棣很为难。
但姚广孝必须见。可该怎么见,是个问题,还不被跟踪。
https://jiwufengbao.com/book/34431/810118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