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中有四条南北纵向河流,从东至西依次是?水、颖水、澺水、鸿汝水。
?水是汝南郡与沛国的边界河流,颖水算是将汝南郡一分为二,包括建立在颖水岸边的三座县城在内,以东只有九个县城,而颖水以西却有二十七个县城,董虎之所以开口颖水将汝南郡一分为二,主要还是因为澺水、鸿汝水相距只有五六十里的样子,而且两条河流在新蔡县境内汇流了,也正因为这两条较大的河流相邻太近,支流也多,以至于汝南郡的大部分的县城都集中在这里,而治所平舆县就在颖水以南的中线澺水沿岸上。
治所平舆县在澺水沿岸,澺水、鸿汝水在新蔡县城南一二十里交汇,汇流后再向南百里流入了淮河,但这里的淮河南岸是庐江郡蓼县,从此处沿着淮河向东两百里才是九江郡寿春。
但是,颖水与淮河的交汇处距离寿春只有六七十里!
从庐江郡蓼县渡过淮河,沿着澺水北上就能直接杀到汝南郡治所平舆城下,就算董宁年幼不懂,他身边的贾诩难道还不懂?
与庐江郡蓼县隔河对望的思期、原鹿、富波三县肯定是要驻兵的,不仅淮河岸边需要驻兵,在澺水、淮河交汇处的新蔡县同样要驻兵防御,避免淮南军沿着澺水杀入汝南郡腹心。
思期、原鹿、富波、新蔡都需要一些兵马防备,但淮南军的重心在寿春……即便不想放在寿春也不行,因为董虎已经占据了淮河以南的广陵郡北部,直接威胁到了寿春的存亡。
淮南军从汝南郡撤军时,几乎把汝南郡境内的船只搜刮了一空,连小渔船都没留下几艘,就算淮南军不在庐江郡屯驻一兵一卒,淮南军只要封锁河面,董宁、贾诩就甭想威胁到了庐江郡,所以淮南军的全部兵力基本上都集中在九江郡境内,尤其是重点防御的寿春。
淮南军的重点防御是寿春,不仅要防御已经渡河跑到广陵郡境内的数万凉州军,同时也要堵住广陵郡境内的几百艘船只,避免凉州军“水师”沿着淮河西进,避免汝南郡境内的数万凉州军再次南下杀入庐江郡。
因澺水、颖水的战略重要性,因淮南军的兵力部署,贾诩也将防御重点放在了澺水、颖水与淮河交汇的两个地方。
董宁是中平元年(184年)出生,那一年正是董虎第一次领兵进入中原,而今岁是兴平元年(194年),董宁也正好十周岁。
天降大雪,董宁又太过年幼,就算巡营也用不到他,让下面将领去做就可以了,关键是他听说爹爹跑去了九江郡!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子跑到了九江郡境内,是不是干仗且不提,做儿子的怎么着也要帮助牵制不是?
所以董宁就带着贾诩、董嗣忠跑到了寿春对面大营。
董虎的目的不是与淮南军干仗,这对于凉州军来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淮南军内部问题重重,根本不需要攻打就能轰然倒塌。
三千骑之所以钻入九江郡境内,某种意义上是警告,也是示威,就是为了告诉淮南军上下,他董虎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淮南军根本奈何不得他,如此一来,淮南军就会冷静下来,就会放弃“北征中原”的战略方向,与他老老实实坐下来和谈。
南方的地形限制了凉州军的脚步,在北方兵卒没有适应南方战场之前,董虎都不准备大举南下,更何况,他连背后广陵郡的吕布都没能干掉呢,真若全力攻打九江郡,万一被吕布捅了屁股可咋整?
https://jiwufengbao.com/book/34954/1548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