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残暴的董卓,若是肆意抢掠百姓钱财的诸侯,无论他们说的再好,百姓也不会用自己的粮食换来一堆纸钱!可关键是董虎从未抢过普通百姓的钱粮,不仅不抢,还救济、借粮给青兖无数百姓。
十年前董虎的名声就不是很好,但这种名声不是因为抢掠百姓,而是朝廷控制不住董部义从,是文人士子早已内定的“小反贼”存在。
他是文人士子嘴里的小反贼、羊杂小儿,但他从未无缘无故抢掠过百姓,即便当年在雒阳抢了驴骡牛马,那也是给了钱的!
成了天下最强的诸侯,有了帝王相后再整纸钱,世家大族也就默认了他的纸钱,尤其是他向无数百姓借贷、赊欠各种生活用品情况下。
货币的信誉很难建立,往往需要国家信誉的加持,也正因这个缘故,纸钱一开始时只是在军中使用,只因民间缺少各种生产生活物资,许多时候不得不从董字号店铺内购买,而董字号店铺又承认纸钱的价值,纸钱这才在民间慢慢流传开来。
随着董虎在战场上一次次获胜,逐渐成了天下最强的诸侯,他身上的“帝王”光环也愈发浓重,无形之中,纸钱上面的“国家信誉”属性也会越来越多……
可即便如此,纸钱也不足以让百姓足够信任,诸如刘宏就是皇帝,还不是为了钱财而毫无底线的售卖三公大吏?谁又敢保证皇帝不会用纸钱大肆掠夺百姓手中的财富?
没人能保证,但董虎向无数百姓低息或无息借贷,向无数一无所有的百姓赊欠任何生产生活用品,而这种行为也意味着他要承担无以计数损失的风险!
一个是想方设法从百姓手中抢掠钱财的皇帝,另一个是想方设法给百姓送钱的皇帝,两者的信誉自然不同。
通过垄断货物,通过地盘的不断扩大,通过向民间借贷手段,董虎也逐渐获得了百姓的信任,纸钱也得以流通,可即便如此,百姓也依然会兑换钱庄里的铜钱。
有些是很无奈的事情,只能用时间慢慢改变世人的观念,而且他也不认为百姓这种谨慎有什么错,两千年后,世界都发展到了那样的程度,不也会有滥发纸钱的国家?兑换保值的铜钱来规避风险又有什么错?
他不认为百姓兑换铜钱有什么错,可他没有足够铜钱储备用于流通,只能设法尽可能迟缓百姓兑换铜钱的举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https://jiwufengbao.com/book/34954/1548656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