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十一年,十月十三日,辰时初,天光暗弱,东方一丝鱼肚白,才刚刚升起,微光拂照在大地上。
谯楼,是昌平的最高处,楼内设有古代用于计时的铜壶滴漏,更有城中各处的制记点,平日可按时辰击鼓为城内民众报时,战时又可登高指挥调动城内外的军队。
昌平城谯楼的二层上,赐尚方宝剑,总督天下勤王兵马,兵部尚书,宣大总督卢象升正在眺望城外,此时宣大、山西三镇勤王军马正在有序的拆除营寨,准备移营到京城永定门外东郊驻防。
督臣卢象升站在谯楼上,看着城外密布四野的勤王援兵营帐,不由回想起自己初到昌平之时。
最初到达昌平的,只有宣大、山西三镇一万余精骑,随着各地勤王兵马汇聚,这里也曾有近七万大明边镇精锐步骑大军,再加上京师三大营的尚有数万可战之兵,。
那时,他是何等的踌躇满志,也曾数次设想,若是朝廷能不吝封赏,大加激励众将士之军心士气,趁着夜色掩护,兵分几路,突袭建奴大营,或可一战击溃虏骑,就算事不如愿,至少也可使虏骑不敢任意肆虐我京畿重地。
可是,他千思万念,都没有想到,会走上这样一条分兵而战的道路,在他心里更隐隐觉得,不止是分兵而战,更可能会是分兵之后,各自为战。
心念及此,督臣卢象升不由得回身抬眼望了望房檐下,那一块“华夷雄关”的匾额,在心底叹了口气。
…………
十月十三日,辰时中,太阳正自东方缓缓升起。
昌平城外,一阵阵人叫马嘶之声传来。
随着各镇的中军旗牌策马往来呼喝:“拔营起寨,移驻永定门东郊……拔营起寨,移驻永定门东郊……”
宣大、山西三镇的勤王军兵相继拔营起寨,虽然略有些嘈杂,却并不纷乱,在各级将官的指挥下,一切都显得很有秩序。
督臣卢象升的督标营最先起营,整装完备后,集结于昌平西门外。
随后,就是宣府镇的勤王诸将,率军兵到达,居于卢象升督标营的左侧。
接着,山西镇总兵官虎大威也率勤王军兵到达,他们居于督标营的右侧。
最后,大同镇总兵官王朴,领着自己镇下入援的勤王军兵急匆匆赶到。
连同督臣卢象升的督标营,宣大、山西三镇勤王诸将军兵三万余,汇聚在昌平的西门外,宛如一片盔甲与马匹的海洋,黑压压一片立于天地间,似乎铺满了深秋的整个大地。
宣大、山西三镇入援的勤王大军,都是选调的边镇精锐。
其中,督臣卢象升的督标营,三镇总兵的正兵营中,大部分都是骑兵,各镇入援的参将、游击等,也有一部分是骑兵。
这一万几千的骑兵,人人有马,个个配甲,除了铁甲就是棉甲,各人还都有铁盔,此时明军尚红,各骑阵都是甲上涂着红漆,放眼望去,一片火红的颜色,各骑兵的翎羽在寒风中飞扬。
而且,这些入援勤王的马营使用的火器比例很高,督标营与正兵营中,都是配备鸟铳、三眼铳、快枪这些常见的火器各有数百杆,更有便于移动的虎蹲炮数十位,明制土火箭上万余只。
在马队的身后,有他们密密麻麻的骡马辎重,内备有大量的火器弹药、拒马铁蒺藜等物,野外遇敌结阵对战或防御之时,数百副拒马,配上铁蒺藜,就可以将他们密密包围保护起来。
张诚更是看到,卢象升的督标营辎重队后面,还摆放着大量的火炮,除却一部分佛狼机火炮外,更有好几门的红夷大炮。
张诚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应该是些六磅炮或三磅炮,这里的每门火炮,都要好几匹骡马才能拖拉。
他在心里无声的叹了口气。
此时大明的各战兵营,都是由职业军人组成的,训练肯定不差,而且论起武器装备,甚至还要比清军强上一些,为何在对战清军的战事中,却是屡战屡败呢
…………
张诚策在战马上,放眼望向四周,无边无际的军马,各色旌旗迎风招展。
在他的右侧,是宣镇总兵杨国柱的镇标营军马。
总兵杨国柱此时身穿铁甲,披着猩红的披风大氅,骑在一匹强壮的战马上。
他的身旁,一杆总兵将旗高高竖,杆高一丈五尺,黄心红边,饰有缨头雉尾及八尺五寸的号带,六尺长的梯形旗面,正随风飘扬,隐隐现出一个大大的“杨”字。
杨国柱的战马后,是他的亲将游击郭英贤,还有麾下各千总,他们都是各有认旗,或红心蓝边、或黑心白边、或蓝心黑边,旗帜一目了然。
每个千总都是策于马上,个个顶盔贯甲,身材粗壮精悍,给人一种骁勇善战的感觉。
https://jiwufengbao.com/book/36353/965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