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那些曾经被穿越者造访过的世界(一)
1、北宋位面
公元1149年秋,漠北,可敦城
跟二十多年之前,穿越者们当初曾经造访的那座简陋土城相比,如今的可敦城已经变得繁华和气派了很多。一圈夯土包砖的城墙绵延近十里,城门更是高达三丈。城里也是人众拥挤,到处有漂亮的市场、宽阔的街道、喧闹的广场、鳞次栉比的房屋,城区中央还坐落着一座属于大辽天子的奢华行宫。
至于可敦城的城墙之外,也不再只是一望无际的苍茫草原,而是出现了整齐的灌溉沟渠和成片的菜圃田野。其盛产的粮食不仅足以供应城中居民,每年还能有足够数量的余粮,可以远销到西域和极北森林中的野人部落,甚至是返销到长城以南的汉地。从而让漠北各部过上了之前从来不敢想象的富裕生活。
昔年穿越者给这片草原留下的和,已经彻底改变了漠南和漠北草原的社会生态,把这里从游牧区变成了农耕区前者可以产出大量谷物,后者则能保持水土、恢复地力。
从二十多年前开始,草原上曾经的游牧民们只要在每年早春时节种完若干轮的之后,再补种上耐寒的,就能依靠这种拥有固氮能力的优良牧草,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让土地恢复肥沃。同时还能让土地一直有植被覆盖,避免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同时,苜蓿还是极好的牲畜饲料,依靠这种优质的牧草,即使在停止了游牧之后,草原居民们也还能继续蓄养大量的牲口。
时至今日,以可敦城为中心的漠北草原,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而络绎不绝的商队,更是让西域的香料和珠宝,中原的丝绸和陶瓷,辽东的毛皮和草药等各种商品汇聚于此,在交易之中溢出了难以计数的财富,让统治这片土地的大辽帝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再次蓬勃兴盛起来。
与此同时,在转为定居农耕之后,草原居民的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迅地朝着南方中原人靠拢:在频繁的交流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用煤炭和秸秆,而不是牛羊粪便来生火做饭,开始像汉人一样定期沐浴、漂洗衣服和以谷物为主食,种植和烹饪蔬菜,在夏天脱掉皮袍,换上了棉布和麻布衣服,甚至像汉人一样把孩子送进学堂念书……如今的可敦城内,看上去已经跟长城南边的宋朝城市没有多少差异了。
而当年慷慨拿出和这两种高产农业神物,并且向草原游牧民传授农耕之术,使得这片土地生如此剧变的穿越者们,也已经成为了整个漠北草原,乃至于半个东方世界的衣食父母、万家生佛,被各族百姓极度虔诚地顶礼供奉。虽然在如今的可敦城内,星罗棋布着各个宗教的庙宇。但其中香火最旺盛的地方,永远都是当年郭京“仙人”遗留下来的,供奉着哆啦a梦巨型雕像的道观。
可敦城内的行宫大殿里,正是一片人声鼎沸,到处可见盔甲和刀剑的闪光。本位面历史上的大辽帝国中兴之主,另一段历史上的西辽开国君主耶律大石,正身着戎装,一脸兴奋地低头俯瞰着桌案上的地图。
二十年的风霜岁月,让他的两鬓已然斑白,但藏在心中的雄才大略,却依然让他精神健旺。
这二十年来,耶律大石一方面戎马倥偬,连年征讨女真残敌,并且击败了高丽和西夏的入侵,最后终于成功恢复了昔年辽国在长城之外的全部版图,只有长城以南的燕云十六州被宋朝重新收复。
另一方面,他又对内励精图治,在征战之余不忘推行新良种和农事,鼓励蓄养禽畜,兴修水利河渠,大力拓展商路,完善官僚制度,让一度残破至极的辽国,再次走上了正轨,并且逐渐仓禀丰足。
在他统治之下的辽国,已经拥有了众多繁荣的城市,肥沃的农田,畅通的商路,丰富的库藏,虽然地图上的疆域稍有萎缩,但人口、军力和国力反而比昔年增加了许多。不过,耶律大石并未就此满足,而是为自己设立了更加宏伟的目标那就是南下长城、再取燕京、饮马黄河、名耀史册!
当然,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虽然这些年大宋的国势日渐衰败,皇帝沉迷修仙,荒淫无度,废弛政务;朝廷上下党争激烈、朝政紊乱,地方上也是盘剥酷烈、叛乱四起、民生凋敝当年穿越者亲自下场摧毁了南征的金军,固然是让北宋躲过了一场“靖康之耻”的浩劫。但同样也埋下了祸根,让这个百病缠身的扑街朝廷,继续保留下了立国上百年来积累的一切痼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然而,不管怎样,相对于复兴未久、根基不固的辽国来说,眼下的宋朝依然是一个难以啃动的庞然大物。昔年辽国掌控幽云十六州,坐拥地利据高临下之时,尚且未能一举覆灭宋国。如今燕山一线已经重新为宋朝所有,虽然宋军无力出塞,但若是依托长城死守,却还是要比西域那些小邦难攻打得多了。
所以,虽然心中有志于经略中原,但若是时机未到,耶律大石也不敢贸然行事,作出那等倾国豪赌。
这一次,耶律大石离开上京临潢府,来到可敦城,原本是准备远征西域,劫掠奴隶和财货的。但是,就在他抵达可敦城之后不久,一则来自长城以南的紧急情报,却瞬间引燃了他深藏胸中的熊熊野心!
“……仙人遗留在汴梁的空中宫阙,竟然深夜坠落塌陷,砸毁了大半个汴梁城?还让宋国的皇室和朝廷一夜覆灭?……这,这莫非是上天已经厌弃了宋国的天水赵家,要更换中原的主人了吗?”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0129/1094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