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时间的退役,当今武道圈子也渐渐形成了两大流派,即“殷系”和“周系”。分不出孰高孰低,孰优孰劣,都有问鼎武道极致的可能。而厉王庭之所以力压顾千秋一线,众人觉得也只是因为他出道早了两年,多修炼了两年。
当然,以厉王庭为代表的官方一派,修炼的以“周系”功法为主;而以顾千秋为代表的江湖人士,修炼的以“殷系”功法为主。虽然其中不乏特例,但是主流大体如此。
难道,现在要石破天惊的蹦出来关于“夏”的东西了吗?
夏、商(殷)、周,这是华夏最古老的三个朝代,也是华夏历史记载最语焉不详的时期,那些历史模糊如烟云。假如《周典》和《殷书》之后,又蹦出来了关乎“夏”的东西,那可就惊人了,而且会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
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某些家伙暗中捣鬼,故意弄出些什么玩意儿故弄玄虚。
二姐揉了揉脑门儿说:“总觉得这事儿挺玄乎的。不过,真要是有这些东西的话,那你可就占了大便宜了——你识字,嘿。”
识字!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通俗到家的两个字,但确实至关重要。
据说,当初厉王庭虽然出身军旅,是一位普通特种战士出身,但是对于大周时期的金文非常感兴趣,研究的也很深。退役之后遍访名家,对于周朝时期文字的掌握和了解不亚于一位专家教授。
所以,他吃透了《周典》。
当然能认得出是一回事,更重要的还是修炼时的努力、悟性,加上一些机缘。但是从他身为一个普通特种兵,却有那么大的钻研劲头儿,而且最终能在学问上达到那样的高度,至少已经说明他有三个方面的巨大潜质——毅力、悟性、聪明!
至于说江湖大宗师顾千秋,在殷商甲骨文的研究上面同样是一位大家,这一点也是公认的。
所以说,“识字”是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也正是为此,能够精通古字的家伙,其价值甚至不亚于陈岐黄那种奇才,也正是各大势力极力招揽、甚至强掠的对象。
而更加要命的是,殷商甲骨文好歹有迹可循、已经被研究了不少成果,而周朝金文更加大众化一些。加上由于武道大兴而引的研究热潮,使得这两种文字被研究的越来越透彻。可是,对于夏篆的研究却始终处于起步阶段。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历史更久远、流传下来的考据资料太少,二来是因为当今武道两大流派就是殷、周,所以关乎“夏”的东西显得不是太重要。
只有一些比较有远见的势力,开始组织对大夏时期的钻研掘。因为大家都在考虑,夏商周三代已经出现了两大流派,鬼知道有朝一日会不会蹦出一些关于大夏的东西?
所以,谁做到了先行一步,自然谁就会在可能出现的机遇面前把握先机。这已经是被证明了的——厉王庭和顾千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催人奋进的例子。
另外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随着一些东西逐渐浮出水面,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夏商周古物问世。不一定都对修为有用处,但至少古物本身具有重大价值。比如警花妹脖子上的那枚玉,假如真的是夏朝古物,会值多少钱?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0150/1096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