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所展示的对位法13,同样是一组镜像赋格,看似只有三个声部,比上一首少了一个,但技法实际上更为复杂。</P>
八度二重对位,使得转位之后,声部的位置呈现了还原的效果,Ab两个声部在镜像映射后,却仍保持A上b下的声部位置关系。</P>
而且在“正向”部分中,主题的原型和倒影已经交替出现,而“倒影”部分中正好颠倒过来。</P>
拗口一点说的话,“正向”部分的所有主题进入都是原型的,而“倒影”部分则全部都是倒影形式,从而呈现出了倒影中有倒影的效果!</P>
这样神乎其神的复调技法,根本是世间无人能够评判的!</P>
讨论组的这些“考察团”成员中,有部分性情稍微正直一点的,已经有点想辞掉这份任命的念头了。</P>
有什么意思?无非是在那些庸碌一点的艺术家面前,展示自己的优越感和生杀大权罢了。</P>
真正站在艺术史浪潮前端的现代艺术,或许自己离理解都还差得远!</P>
在无数人的各怀心思中,范宁指尖下《赋格的艺术》的终曲,亦是整个布道公演的终曲,终于来到了!</P>
从对位法的编号来说,它是第14。</P>
但考虑到之前还有4条卡农曲的存在,还有1部镜像卡农、2部镜像赋格的翻倍条数,实际上它的顺序位置,比《二十圣婴默想》的条数更多一点。</P>
第22条。</P>
范宁左手落键,奏响了凝重、深沉、纯粹,近乎于中古早期时代格列高利圣咏般的第一主题。</P>
它几乎以全音符和二分音符构成,似以缓慢的语调诉说着伟大灵性的憧憬。</P>
听起来它应该是全新的素材,人们对此并不太熟悉,但这不妨碍它的伟大,因为它天然就具备一种启示,让灵性最为驽钝之人都能察觉的启示——这首赋格曲会是一切,是所有复调音乐的开端与终结!</P>
就似神性最初的创世之歌,使万物秩序井然,嘈杂混乱遁形无踪!</P>
这种悲悯的缓慢流淌气氛,一直持续到第114小节,赋格的第一主题初步探讨完毕,然后女中音声部开始进入了另一条以八分音符流动的旋律。</P>
第二主题出现了。</P>
果然,这第22条终曲,仍然是一首“多重赋格”的形式!</P>
第二主题相对于第一主题的凝重迟缓,多了更多热忱与壮烈的流动情绪。</P>
也是全新的素材。</P>
只是,范宁并未像之前那样,为听众展示副呈示部的结构,在手下四个声部都呈示过第二主题,并于高声部又进行了一次补充后,音乐进入了第二展开部。</P>
第156-193小节,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初次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二重对位!</P>
凝重与热忱、深沉与壮烈,它们做了三次结合,并以三个间插段作过渡。</P>
如同界源之始的创世过程一般音乐从空间到时间均由疏到密,逐渐生长,抵达顶点,期间高潮迭起,令听众无不潸然泪下,像极了教众不断呼喊着他们所信奉的新的圣名!</P>
至此,其实这部终曲的结构,已然十分庞大而恢宏了!</P>
但接下来,只是一个终止式的短暂安静瞬间。</P>
镜头似乎一瞬间拉远拉出了,使人得见了某座高耸入云、宏伟壮丽的古老大教堂全貌。</P>
阳光穿透那些瑰丽的彩色玻璃窗,制造出了令人心醉神迷的瞬间!</P>
“b——A——c——h——”</P>
范宁又奏出了一个崭新的第三主题!</P>
也就是巴赫“bAch”的签名主题!它从第193小节的男高声部进入,并立即和女低的答题作密接和应的进行......</P>
信众发现这仍是一个之前不熟悉的全新素材。</P>
相比于前两个主题的性格,由于其带有较多的半音进行,它以飘渺、神秘、和近乎冥想超脱的气质,塑造了这一段音乐的基调。</P>
“bAch......这是圣塞巴斯蒂安的签名式揭示么?”</P>
启示递进到了这一步。</P>
所以,这个终曲至少是一个“三重赋格”?</P>
“嗯......不对......不对......”</P>
“在音乐史上,三重赋格已经是极其严格而罕见的壮丽结构,对我等追随者来说是难以企及的,但拉瓦锡师傅之前已经展示过几条三重赋格的范式了......”</P>
“不对!塞巴斯蒂安的‘神之主题’呢?”</P>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1774/2742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