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搞内阁制度,就不能给他行政权,和起草诏书之职责。
不然又是另一个中书省,还不如不改。
倒是清朝的军机处制度,才是完颜璟心中比较理想的制度。
军机处跟内阁,中书省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皇帝可以不借助中央部门来管理地方,皇帝可以直接插手地方事务。
如明后期内阁,形成了对朝廷各部以及地方所有事务的管理运筹。
皇帝只能借助内阁来治理国家,并不能直接插手地方事务以及低级官员的人事任命。
就像崇祯一样,他只有用锦衣卫杀人抓人的权利,而没有了任命朝中官员的权利。
而皇帝治理国家,不能只会杀人,还要用人,而崇祯就像是缺了一条胳膊的皇帝,只能杀却不能用。
崇祯要是任命下面的官员没有内阁的同意,那就是白板圣旨,不具法律效应。
官员也不敢去上任,因为同僚不承认他,朝廷内阁不承认他。
只有皇帝的承认也没多大用处,对皇帝来说是只是多了个能多领一份钱粮,却不能做事的官员。要之何用。
所以崇祯就只能依靠内阁来管理国家。
只有内阁同意了皇帝意见,所有的人事任命以及其他行政命令,才能下达下去。
那要是内阁跟皇帝意见不同,内阁不同意怎么办。
那崇祯也就没办法了,只能换内阁首辅,换内阁官员,直到换到跟自己意见相同,听自己话的内阁才停止。
所以这也是明末历史上崇祯一朝内阁官员如走马观灯一般,换得频繁的部分原因。
而清朝雍正所建立的军机处制度,跟明朝后期内阁、金朝中书省又不一样了。
清朝的军机处只有议政权。没有行政权以及起草诏书下达敕令的权利与职责。
清朝一开始的议政权是属于八旗贵族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而行政权属于六部以及地方。
起草诏书敕令等一开始属于清朝入关后的初期内阁。
军机处是将以前的中书省以及明朝后期的内阁制度一分为三。皇权大大提升。
直到雍正时期,雍正为打压八旗贵族,建立军机处。
将八旗议政之权,转移到了军机处。
从此形成由军机处议政,六部执行,内阁起草,一套程序。
但雍正怕军机处演变成另一个内阁,变发明了密折制度。
其实密折制度,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告密或特务制度,像告密制度那只是密折制度的附带功能,并不是主要功能。
而密折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借密折这套官员上书,皇帝下令的体系来达到皇帝直接管理六部,以及地方事务。
以防再次发生像明朝一样皇帝只能借助内阁来管理政务。
密折就是将以前的明文变成暗文,由以前内阁起草下发,变成皇帝自己直接批示下令,不经过任何部门。
皇帝想将旨意或命令发给巡抚就是巡抚,发给县令就是县令。也没有什么内阁或军机处的不同意就是白板圣旨了的说法。
直接变成皇帝所批就是圣旨。
而密折附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明文变暗文告密之事。
在清朝密折制度之前,地方或朝廷给皇帝上书,不分公私事,都要由中书省或内阁先看,没有私密性,并且如果事情不重大,内阁或中书省可先一步处理。
皇帝下达命令或圣旨,也是由中书省或内阁去起草执行,一样没有私密性,所有事务都是公开性的,这就是明文。
而密折制度就是在于札子、奏章、题本之外,又重新设计了一套官员给皇帝上书,皇帝给官员下令的系统。
这套系统是私密性的,除皇帝以外其他人都不能看,这就是暗文。
密折制度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偷偷摸摸的给谁一个匣子,然后谁就可以偷偷的打报告了。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2444/1228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