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掌权,身上的责任自然也便少了。
最好是能每日点卯一下,便能回家办公。
顾北川如是想着。
……
督军参事府。
今日合该少督事王华当差,此时已临近傍晚,同僚们大抵都陆续下值,返回家中。
唯独王华,领了这苦差事,要在这熬上一夜。
本是不用如此的,可偏偏朝廷近来颁布招贤策,意图以此招揽能治理沧澜水灾的能人异士。
沧澜水灾是何等事?
那是关乎数十万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的国之大事!
若是当真有这样的能人异士,早在春闱时便应当被选入朝廷才是。
又何至于此时再发一道颇有些惹人嫌的招贤策?
这毕竟是武朝时期的法子,时至今日,怕是已有几十上百年。
好好的科举之法不信,偏偏要采用上百年前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合着大乾这百年是白过了不成?
当然,这些话王华顶多就是在心中腹诽一二。
叫他传扬出去,那是万万不敢的。
毕竟,这可是陛下和三公商议出来的法子。
他一介小小少督事,难不成当真以为自己比这些人都聪明不成?
衮衮诸公也好,当今圣上也罢,无一不是极聪慧之人。
他们又岂会不知这是个无用法子?
只是…沧澜郡发了水灾,朝廷筹集来筹集去,也不过堪堪筹集了三十万斤粮食去赈灾。
着实有些杯水车薪。
在赈灾一事上,已经够叫人失望的了。
若是在治水一事上还不装装样子,怕是会激起民变。
所以,这所谓的招贤策,不过是打出来给外头那些人看的招牌罢了。
真正的法子,还得到时候宫里拿主意。
只是招贤策这块招牌,虽说大家都心如明镜,对此不抱什么希望,可却万万不能表现出来。
反而要表现得对此事尤为重视,最好是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
这才能叫天下人知道,朝廷当真在努力想法子!
只是,这便苦了他王华了。
王华今年已是四十有三,临近中年,身不由己。
又不是武将出身,不过是个执笔的文官。
十数年的为官生涯,非但没能把他推向高位,反而留下一身的毛病。
别的不说,单单这腰,若是久坐,便疼得厉害。
这一晚上于他而言,可谓是难熬得紧。
然而,就在王华面色发苦之际,便听见督军参事府外突兀传来一声高呼:“可有人当值?草民有要事相商!”
</p>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3605/1335184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