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在不知不自觉中没有痛苦的永远消失。
这听着并不痛苦,但活在这样一种焦虑中却更加折磨人。
所以我在来之前就已经设想了几种可能,或许有助于我们的科学家去探寻“因子”的秘密。
首先,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因子”真的存在吗?它在哪?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它存在吗?
当然,从记录上看是如此,“父”用它毁灭了奎,这就可以证明了。
不是吗?
我觉得……
不是,起码不够严谨。
因为就像那个经典的故事一样。
两个人看到了一只山羊,一个人说,这地方的山羊都是黑色。
而另一个人却说,你说的不对,应该说,此时此刻,在我们面前有一只山羊,而从我们的角度看,它的这一面是黑色的。
也许这些东西仍局限于人的境界,但我觉得,这种严谨的态度就算跨越了维度和认知层级也是永恒不变的。
因此,我告诉自己,或许我们看到的,或者我们知道的
“因子”并不存在,它
只是仿冒品,是我们的地球先辈在与“因子”偶然接触后,通过自己的研究,临摹出的一个有着“因子”特性的毁灭级武器。
这就像我们现在士兵常备在身边的“奇点手雷”一样。
稍微懂一点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奇点是可怕的东西,它是黑洞的本质所在,如果我们真的创造出了“奇点手雷”,那么在它第一次被引爆的同时我们就已经跟着盖亚星甚至整个星系被这个奇点吞噬掉了。
所以,大家懂我的意思了吗?
“因子”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
不过我们暂且不考虑因子“不存在”的可能,因为那没有意义,起码在盖亚星上我们现在所担忧的一切都是杞人忧天,自己吓唬自己。
因此,我们着重考虑“存在。”
如果存在,则必然有其形,颜色。
这是通常的概念。
就像此时此刻的我,身高一米七五,体重八十五公斤,长的一般,邋里邋遢,皮肤还有点黑。
这就是我的形和我的颜色。
但因子就一定有形和颜色?
说真的,我不太确定,因为那是三维的概念。
在三维的世界里,形和颜色几乎是必然的存在要素。
不过,这也顺便证明了一点,如果因子存在,可以被我们所感知,那它就应该具备三维的构造,也就是说。
它有模有样,可能是长方形的,也可能是圆形的,甚至它此时此刻就坐在你我中间,以智慧生物的形式存在着,这都说不定。
因为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都是它的足迹,它留下的痕迹而已。
至于颜色吗……
我觉得,既然生物界都有那么多变色高手,因子如果那么厉害,想要什么颜色对它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我想象中的因子是个顽皮的孩子,它可以变成大美女,也可以变成交通工具,拥有五彩斑斓的颜色,甚至可以变成一片云,一个单词,一个音符,一句话,一个念想!
……
这样的猜想对科学研究有用吗?
我不知道,因为我是个喜欢做白日梦的作家,发散思维是我的强项,我不愿意被框架束缚。
所以我认知中的因子也具备跳跃出框架的特性。
但追寻绝对自由本身也是一种框架。
因此,我觉得因子可能具备自我的意识。
也就是说,因子不是死的,它是活的。
此时此刻,它可能正在酒馆里喝酒,体验着凡人一般的生活。
也可能正在外太空,坐在一颗卫星上观察着世界。
又或者,它已经知道我们在寻找它,尝试接触它,而它正在思考要不要再和我们,或者说……
和人类建立联系。
……
这就是我的猜想,有点扯,但我有种预感,或许我们觉得最不可能,最荒诞,就是最接近真相的。
那些自以为强大的,自满的,才是真正固执的。
以上就是我对因子的理解,让大家见笑了。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4001/1932246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