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书毕,正要让始皇复阅,忽听一声惨叫,始皇口喷鲜血,驾鹤西去。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嬴政病逝于沙丘(今河北省平乡县东北)。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沙丘,还曾埋葬了一位英雄人物,赵武灵王雍也。也许,这两个人在这里碰面,也不会太过寂寞。但嬴政是不甘心的。不久之后,这个他梦寐传万世的帝国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对此,他一无所知。但历史终究是前进的,因为推翻这个帝国、接替他位子的两个男人,所创造的辉煌并不亚于他。但总之,祖龙,去了。
李斯见始皇驾崩,又惊又怜竟不知向赵高索取诏书。赵高暗道了一声天助我也,怀揣诏书,去见胡亥,并谓之道:“皇上驾崩,不闻分封诸子,乃独赐长子书,长子一到,嗣立为帝,如公子等皆无寸土,岂不可虑!”可虑者,并非胡亥,实乃赵高也。赵高者,赵人也,出身极卑贱。其父赵槐,犯法下狱,身受重刑。其母因夫而累,没为奴婢,复与他人私通,生赵高兄弟数人,皆用父姓。其母后又犯罪诛死,高亦被阉,选入宫中,充当宦官。高为人狡诈阴险,善解人意,又能强记秦朝律令,凡五刑细目若干条,俱能默诵,渐得始皇赏识,并命中子胡亥,以高为师,学习法令。高虽为亥师,却极力讨好胡亥,导他淫乐,亥大悦,常在父皇面前谬赞赵高。始皇对高越发信任,加之马谷种瓜有功,晋升中车府令。赵高本不安分,一旦得志,自然营私舞弊,犯下大罪,忽被发觉,始皇大怒,将他交给蒙毅审理。蒙毅依法审理,还报始皇:“赵高当死。”
始皇平日杀人如麻,从不知爱惜二字,忽对赵高网开一面,罚俸半年了事。赵高既得活命,不思悔改,反恨蒙毅,几欲设计陷害。怎奈蒙毅树大根深,父祖皆为秦之大将,有不世之功;其兄蒙恬,更是深得始皇信任,竟将秦之大军大半交其掌领。若不趁着始皇归天,向蒙毅报仇,待扶苏做了皇帝,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但要除去蒙毅,必得除去蒙恬,而蒙恬与扶苏关系密切,若除蒙恬,必先除掉扶苏,另立新君。若真的在我赵高手中立一新君,谅这新君也不敢不听我的。可始皇有那么多儿子,立谁好呢?立胡亥,这不只因为我赵高教过胡亥,有师生之谊,且胡亥童心未泯,头脑简单,立他便于掌握。但要立胡亥为君,首先得征得胡亥本人同意。故而,这才找到胡亥,晓之利害。谁知胡亥不解其意,听了他的挑唆,不以为动,反大理相责:“我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无遗命分封诸子,为子自应遵守,何待妄议!”
赵高仗着与胡亥的特殊关系,直言驳道:“你错了,方今天下大权,全在公子与高及丞相三人手中,愿公子不必墨守成规,须知人为我制,与我为人制大不相同,怎可错过!”
胡亥并不傻,岂能不知赵高之意,摇首说道:“废兄立弟,便是不义;不奉父诏,便是不孝;自问无才,因人求荣,便是不能。三事统皆悖德,如若妄行,必致身殆国危,社稷且不恤食了!”
听了胡亥之言,赵高哑然失笑:“臣闻,汤武弑主,天下称义;卫辄拒父,国人皆服,孔子且默许,不为不孝。从来行大事者,不顾小谨。若犹豫不决,必生后悔,愿公子断然行之。”
胡亥到底涉世不深,经赵高一劝,动了为尊之念。赵高一战得胜,便掉头去找李斯,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居然将李斯说动,同意篡改始皇遗诏,改立胡亥。赵高之所以说动李斯,不单单因为他健谈,根子还在李斯,害怕立了扶苏,扶苏必重用蒙恬,反使自己失了丞相之位。赵高再战又捷,还报胡亥,经过密谋,将始皇遗诏付之一炬,另书一诏,由胡亥遣一心腹,星夜送达扶苏、蒙恬。诏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蒙恬,率将帅四十余万以屯边,数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疏,直言诽谤朕所为,以不得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恬与扶苏居外,不能匡正,应为同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不得有违!扶苏与蒙恬接诏,惶恐中不辨真假,自杀身亡。赵高自伪诏发出之后,说动李斯,将始皇驾崩之事秘而不宣。但因天气炎热,恐其尸发臭,移至辒辌车中,日夜趱行,越井陉,过九泉,径抵咸阳。都中留守冯去疾等,出郊迎驾,由赵高传旨,皇上疾重免朝,冯去疾等浑然不觉,拥着圣车,驰入咸阳。可巧胡亥心腹,从上郡归来,报称扶苏、蒙恬自杀。
胡亥、赵高、李斯三人,皆大喜,立马将始皇驾崩之事公告于朝,并立胡亥为帝,号称二世皇帝,以应始皇。
胡亥、李斯、赵高篡改诏书,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扶苏死了,大臣们唯唯诺诺。胡亥很惬意,赵高很得意,李斯已经无意义了。似乎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大秦,已经变了。
《易》曰:“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三略》有言:“莫不贪强,鲜能守微。”
祖龙已去,可他的帝国,也终将紧随其后。因为,雷云过后,雨就不远了。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4428/2741515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