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机武风暴小说网 > 大明元辅 > 第014章 剧变

第014章 剧变

朱翊钧有些过意不去,安慰道:“常洵不比常洛,朕除了给不了他太子之位,其余方面却是尽量满足,不仅将他封地定在古都洛阳,还给了他享用不尽的财富……”

“那是他想要的么?”郑贵妃忽然一扫之前的怨愤之色,叹息道:“大明的藩王过的都是什么日子,皇上难道不知道?

您可别忘了,您那位元辅虽然在开藩禁之时没有动王爷们的利益,但那不过是他习惯于徐徐图之,而且就当时而言,做到那一步已经为朝廷财政松绑不少了。

可是,若将来又有财政紧张之日,您以为他不敢再出杀招,干脆将藩王封地也一并收回,每年就给那几个大子的年俸,让那些堂堂亲王郡王,连王府下人都养不起几个?哼,王爷?王爷就不是他案板上的肉了?”

朱翊钧一时无言,他知道郑贵妃这话还真不假,以高务实的处事风格来说,真要是到了那一步,他肯定不介意对藩王动手,而且一旦动手,必定是早已布置妥帖,没有哪一个藩王能有丝毫挣扎的余地。

朱翊钧沉默了一会儿,也不知是安慰郑贵妃还是自我安慰,道:“日新不是那种人,他知道朕对常洵的宠爱,不会拿常洵如何的。”

“呵呵,说得好呀,皇上。”郑贵妃又忍不住冷笑起来:“那他知不知道皇上对臣妾的宠爱,怎么就拿臣妾下手,硬是把臣妾从皇贵妃贬回贵妃了呢?又或者说,他之所以敢这样做,其实是皇上授意他的?”

朱翊钧顿时皱起眉头来,不悦地看了郑贵妃一眼,责备道:“怎么说话呢,朕待你如何,难道你还要怀疑不成?”

郑贵妃听了这话,忽然怔怔地看着朱翊钧,好半晌才突兀地问了一句:“皇上,定陵是不是已经修成了?”

朱翊钧愣了一愣,回答道:“从十二年开建,到十八年便已大致建成,后来这十几年都是在持续修缮完善……你问这个作甚?”

“有臣妾的位置么?”郑贵妃不答反问。

朱翊钧好像明白了些什么,柔声道:“按例,寿宫主室只有帝后二人的位置,不过你不必多虑,此事朕早有安排……朕给主室留了三个位置。”

郑贵妃面色稍霁,但很快又变得有些恍惚起来,有一种惆怅满腹却不愿提及,憋在心里以至神思不属的异样。

朱翊钧感觉出她的不寻常,但以为她是听了这番话而有所感动,之前的抵触心理降低了一些,因此趁热打铁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至少你我总能生同衾死同穴。至于常洵,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是皇帝,也管不了那么远了……”

此言入耳,郑贵妃的双眼逐渐恢复了聚焦,忽然轻声道:“皇上,有您这番话,臣妾也就有了主意。今后若是臣妾先走一步,请皇上无论如何莫要有违今日之言;倘是……倘是不幸皇上先走,臣妾也会尽快安顿好常洵将来的事,然后便来与皇上团聚,绝不拖延。”

朱翊钧直觉这话说得太不对劲,不由眉头大皱:“好端端的,爱妃何出此言?且莫说你我谁先走一步这等有的没的,便说常洵,他现在已经是天底下最富贵的王爷,又有什么还需要你来为他安顿,朕早就安顿妥了呀!”

郑贵妃凄然一笑,摇头道:“百尺竿头,谁不想更进一步,何况一念为君,一念为囚?”

朱翊钧面色大变,目光中陡然闪过凌厉的精光,质问道:“君所以为君,是天下共仰之尔!如今满朝文武皆已认可常灏,日新更是鼎力支持。

你何不算上一算,这满朝勋臣、文官、武将,有多少人是坚决站在他那一边的,至于剩下那些……又有几人敢站出来反对日新?”

郑贵妃听了这话,居然笑了出来:“皇上说的是啊,天底下还有几人敢于出来反对他高日新呢?只是臣妾有些好奇,他这么大的势力,难道不是皇上您纵容出来的么?到这会儿,皇上却反要拿他来压人了?难不成他现在已经尾大不掉,连皇帝都要退避三舍了?”

“够了!”朱翊钧一拍桌子,怒道:“上次的事,你还没接受教训么?刚才这些话要是传扬出去,只怕就连朕都压不下来!”

“唉……又是这套。”郑贵妃叹了口气,摇头道:“皇上,臣妾知道您是铁了心的,但您也应该知道,臣妾却也是个执拗性子。既然皇上不肯与高日新翻脸,那这破坏你们君臣佳话的奸佞小人、蛇蝎毒妇,也只好臣妾自己来当了。”

朱翊钧霍然起身,目光灼灼,喝道:“郑妃!你待如……呃。”一个“何”字还没出口,朱翊钧忽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两腿一软,又坐回了御座之上,只是身上也失去了力道,斜斜里瘫软下去。

迷迷糊糊间,他似乎看到郑妃那张熟悉的娇靥凑近了过来,在他耳旁轻轻道:“请皇上先休息两三日,待臣妾解决了这些烦心事,届时再向皇上致歉。若是臣妾不幸失手……千刀万剐也任由他去,决计不会连累皇上的英名。”

——

人在乡下,发文艰难,月票感谢等过几天回城之后再一起来,抱歉。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4536/27429022_2.html

本站地址:jiwufengbao.com
最新小说: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