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他过于激动,会导致呼吸不……”
王院长话没说完,年轻人就开始剧烈咳嗽,几声咳嗽过后,一口鲜血夺喉而出。
见此情形,吴中元急忙搀扶着想让他坐下,但那年轻人虽然吐出一口鲜血,精神却好了很多,接连摆手,示意可以站着说话。
眼见年轻人原本苍白的脸颊竟然出现了些许红润,王欣然急忙看向王院长,“是不是回光返照?”
类似的情况王院长见过无数次,点了点头,“他失血过多,已经油尽灯枯,回光返照也不会持续太久,你们得尽快。”
“我能不能给他输血?”吴中元回头问道,在此之前医院肯定检查过这个年轻人的血液。
王院长摇了摇头。
王欣然拿出手机,对准了吴中元,“想问什么尽快问。”
“高压舱有监控设备。”王院长说道。
王欣然并未放下手机,抬了抬手,示意吴中元抓紧时间。
吴中元扶着年轻人倚靠着舱壁坐下,自己蹲到了他的对面,先指王欣然,“王欣然”,再指王院长,“王院长”,然后指着年轻人自己。
年轻人知道吴中元在问他姓名,“吴追。”
语言和文字并不是一起产生的,先有语言,后有文字,两者是在后期才融合到一起的,年轻人的发音是吴追,那他的名字就是吴追这个发音,却不一定是吴追这两个字。
吴中元又指了指自己,自己当年来到这里时已经出生了八个月,按理说应该有名字了。
“吴。”吴追说道。
吴中元恍然大悟,吴应该是父亲一族的姓氏,吴追和吴千山都用了这个姓氏,而当年师父之所以让他姓吴,无疑也是因为那鸟人告诉过师父他叫吴。
高压舱里挂着个记录用的夹板,王院长将其取了下来,递给吴中元,“看他会不会写字?”
吴中元接过夹板,自己先写了几个字,然后递给了吴追。
吴追很聪明,立刻明白了吴中元的意图,接过夹板和笔,快速书写,他书写的姿势和现代人不同,有点像持拿毛笔,也有点像持拿画棒,但书写的速度很快,这说明他此前经常书写。
眼见吴追会写字,王院长非常激动,对于汉字起源,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汉字起源于夏朝,还有一种认为汉字起源于黄帝时期,由仓颉整理研创。吴追会写字,说明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汉字。
吴追来到现代之后应该见过这种不需要蘸墨就能书写的笔,也不感觉惊讶,一直在快速书写,所用文字极为古拙,有点像甲骨文,与象形文字也很相近,很多文字都更像图形。
吴追书写的文字是上下排列,由右至左,字体很大,写满一张之后,折叠撕下,递给吴中元,又紧接着书写第二张。
吴中元没有打断吴追的书写,吴追很聪明,他知道与语言相比,写在纸上的文字能够长时间保留,更容易被追溯和理解,所以才会尽可能的以文字来讲述。
吴追是真的很聪明,戒心也很重,书写时一直低着头,用垂下来的头发遮挡写下的文字,每写完一张都是先折后撕,之所以这么做,无疑是不想让吴中元之外的人看到书写的内容。
吴追一直在书写,足足写了十几页还没有停笔的意思,眼见夹板上的纸即将用完,王院长又出去取了一沓回来。
此时吴追又在剧烈咳嗽,不时歪头咳出鲜血,但他脸上的表情很平静,不见丝毫慌乱,他历经磨难,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人,此时正在传递信息,他的任务即将完成。
十五页之后,吴追书写的速度慢了下来,但他速度的减缓并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是他开始思考,每写一些字,就停下想一想。
见此情形,吴中元放下心来,根据吴追的动作来看,重要的事情他已经写完了,眼下正在思考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眼见吴追想要放笔,吴中元做了个怀抱婴儿的动作,然后又自唇前做了个鸟喙的样子。
吴追会意,知道吴中元问的是那人身份,于是再度书写,写完,仍然交给吴中元。
吴中元拿过吴追手里的笔,画了个圈儿,指了指自己和吴追,然后再画一个圈儿,又指了指王院长和王欣然,随后用笔自两个圆圈之间画了一条直线和一个前进的箭头儿,唯恐吴追不理解,又在直线上画了多个前进的箭头儿。
最后,又自这条带着前进箭头儿的直线下方再画一条直线,用笔比划着,想要画上后退箭头儿。
吴追懂了,接过笔,自第二条直线上画出了后退的箭头儿,然后紧紧的抓着吴中元的手,用手指着第一个圆圈儿,冲吴中元重重点头。
见此情形,王院长和王欣然面面相觑,吴中元和吴追的无声交流并不隐晦,吴中元的意思是我们还能回去吗?而吴追的意思则是可以回去,而且必须回去。
吴中元拍了拍吴追的肩膀,冲其正色点头,然后又指了指这两个圆圈儿,又摆了摆手,面露无奈状。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875/126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