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好办,多设立一些粥棚就行了,主要是住的地方不好弄,别说没有工作的难民了,就连晾晒场和打包场的工人,很多都睡在沙滩上。”
唐小北说道:“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难民捎信回去,告诉家乡里的亲朋好友,来东海可以活命,导致现在每天东海的难民数量都在增加,而且一天比一天多。
一个月前,每天只有一两百难民过来,菲菲还在担心晾晒场扩建之后人手不够用,最近三天,每天赶来的难民都超过了两千人,昨天更是达到了三千人。
大强派人乘坐飞艇出去侦察了几次,发现中原方向的几条官道上,密密麻麻全都是往东走的难民,飞行员下去问了一下,他们都是来东海讨生活的。
按照飞艇报告,最多十天后,每天赶来的难民数量便可能会突破万人,而且没人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最终会赶来多少人!”
“这么多?”这下连金锋也有些惊到了。
几万人十几万人,说起来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但是金锋经历过好几次大型战争,知道几万人聚集在一起是什么场面。
人一过万便如山如海,更别说几万几十万人了。
这么多人挨在一起站到沙滩上,一眼都看不到边。
人多了,各种意外也随之变多。
一旦出现暴动,随时可能引发哗变。
这也是唐小北来找金锋的原因。
其实别说唐小北,就连金锋听到这个消息,头皮也直发麻。
他知道,事情的性质已经变了。
人是群居动物,谁都有认识的人。
在东海找到工作的人,自己吃饱了,就会捎信回去告诉亲戚朋友。
因为交通和通讯落后,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但是肯定会和滚雪球一样,知道的人越来越多。
中原的形势比江南更差,百姓已经走投无路了,好不容易知道一条生路,肯定会拼命抓住的。
当赶来的百姓多了,量变便会引发质变。
这时候,谁敢说不让百姓来,就是在断他们的生路,会被无数饥饿的难民撕成碎片的!
就连金锋也不敢说派人去路上拦截和规劝难民。
此时百姓来东海的大势已经形成,挡是肯定挡不住的,只能想办法解决。
而且必须要尽快想到办法,否则等百姓一旦在东海聚集起来,发生乱子,再想控制就晚了。
金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看着唐小北说道:“晾晒场采摘场和包装厂还能雇佣多少人?”
“采摘场的渔船有限,海上作业又不能两班倒,所以冒浪屿的用工量已经饱和了,除非再找来更多渔船。”
唐小北说道:“采摘的海带数量,决定了晾晒场和打包场的用工量,如果盲目的招人的话,很可能会形成惰工情绪,到时候厂里的风气就被带坏了,还不如直接给难民施粥呢。”
“也是,”金锋微微点头。
人都有惰性,明明三个人就能干的活,如果找十个人去干,可能还不如三个人干得快。
而且这样下去一段时间,互相推诿和磨洋工会形成风气,还不如现在这样,让已经得到的工人有危机感,干活会更加卖力。
至于寻找更多的渔船,金锋也暂时没有这个打算。
因为冒浪屿的海带虽然多,却不是无限的。
招募的采摘工越多,被采光的速度就会越快。
到时候那么多工人,怎么安排又是一个大问题。
想到这里,金锋问道:“你之前说要在中原和江南地区试着建立网点,现在进行得如何了?”
“在江南和中原建立网点,需要大量的武装力量和伙计,这些人都需要训练。”
https://jiwufengbao.com/book/49273/1509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