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文泰的意思就是:你是鹰,我是野鸡;你是猫,我是老鼠。虽然你强我弱,可离得辣么远,咱们谁也管不着谁,别老指手划脚行不行?
当然不行,从军事和经济的角度看,“高昌国”位于唐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是唐朝经略西域不可绕过的地方。
何况,焉耆和伊吾已经向唐老大哭诉被人欺负了。要是不替小弟出头,别人岂不是觉得跟着唐老大混没有出路?万一西域诸国因此而倒向西突厥,那情况就严重了。
所以,要么高昌臣服,要么出兵降服,李二陛下只有这两条路可选。
尽管李二陛下还没有放弃“统战”高昌,但希望看起来越来越小,动武的可能性却是越来越大。
当然,李二陛下表面上只是生气,并没有表现出要出兵远征的意图,但马周何其敏锐,对李二陛下的性情知之甚深,知道远征高昌已经是箭在弦上,唐军还要作好与西突厥、高昌同时开战的准备。
在这样的形势下,吐蕃的服软求亲,便给了唐朝避免两线作战的契机。
当然,作为上国,作为恩赐,李二陛下总是要拿一把,不能让吐蕃觉得太容易。
“区区一个使者来求亲,实在是过于轻视我朝。”马周有些鄙夷地说道:“微臣之见,以此为由加以责斥,要其另派重臣前来,再完全退出所占吐谷浑、生羌之地,方显诚意。”
李二陛下想了想,颌首同意。如果唐朝和吐蕃能恢复到战争之前的状态,吐谷浑、生羌等得以恢复,依然还能成为唐吐之间的缓冲和屏障。
如果吐蕃拒不退出所占之地,别说许婚了,已经调动过去的唐军恐怕还要继续作战,彻底击退吐蕃,帮助吐谷浑等藩属国恢复。
“宾王,若吐蕃得以安抚,而高昌依旧无礼翻覆,朕意出兵征讨。”李二陛下微皱眉头,说道:“远去七千里,又有翰海沙漠阻隔,所需驼马、物资实在巨大。若真是如此,恐数郡萧然,数年不复。”
马大秘想了想,苦笑道:“陛下所言极是。微臣亦觉得王师初发之岁,便是河西供役之年。飞刍挽粟,十室九空,确是实足忧虑。”
征讨高昌的最大障碍便是千里的戈壁沙漠,沿途无水无草,无人居住,军需物资全靠自己运输携带,数量将是惊人的庞大。
关键是出兵的数量不能少,既要足以战胜西突厥和高昌的联手,还要在平定高昌后加以稳固长期的占领,使其成为经营西域的前沿阵地。
所以,在李二陛下的初步设想中,征伐高昌将是十万人以上的大行动。除了步兵骑兵,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工匠随军。
想想,十万人马以上,数千里的远征,消耗的粮草物资那就是个天文数字。按照古代的道路条件和运输水平,没有个半年一载的时间,哪里能准备齐全?
大花血本,劳师袭远,这既考验李二陛下的魄力,也是对唐朝国力的考验。
要知道,鞠文泰在贞观四年来长安时,沿途看到了关中和陇右一带的凋弊,由此认为唐朝穷困,不可能筹措出供大军远征的物资,这也是他的底气所在。
https://jiwufengbao.com/book/500/12120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