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的三司系统实质上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司法制度。
都察院里全是御史,当年太祖爷开国时特立都察院御史,其一句‘不因言获罪’便给了这帮人以天然的权柄,类似于现代纪律检查部门,干的就是纠察百官的活,而且其直接向皇帝负责,其他任何部门、官员不得擅自干预、过问都察院的工作,使其逼格满满。
都察院的权力在秦第三帝秦高宗手中,一道圣旨明确都察院御史‘可风闻弹事’这五个字而达到其职业地位的巅峰,简而言之的意思就是都察院御史弹劾某一个官员可以不需要实质性的证据,只要认为这名官员有问题,御史就可以提本上奏,乃至于是发动针对这名官员的全面调查。
真正意义上来说,三司之中,都察院御史是最没有实权的,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盯着其他官员的风纪、风评找茬,但也正是因此,这帮御史一度成了大秦官场上最让人头疼的存在,因为尽管他们没有实权,但也是因为没有实权所以尤其得皇帝信任,其他官员想给皇帝递奏本,还要看你级别够不够,资格老不老,乃至于递上去了,总还有类似于内阁、司礼监等门槛有的是办法让你的奏章到不了皇帝的案台,消失得无影无踪无从查起。
但在大秦帝国三百六十年的历史之中,御史的奏章几乎全部能直接送到皇帝案台,内阁和司礼监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擅自拦截……
因为御史深得皇帝信任,是有资格和全力要求面圣的。
一旦面见了皇帝,拦截奏章这样的事情泄露,不但彻底得罪死了这帮天天想着弹劾倒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官从而名垂千古的御史们,还会惹来皇帝震怒,没有哪个皇帝会容忍被人把自己的奏章动了手脚,这几乎是等于动摇了皇帝最根本的皇权权柄,所以一旦被发现,肯定要被扒掉一层皮,这么不划算的买卖,精明的官员们是不会去做的。
有了特殊的地位,就不能有实权,有了实权,就要被约束在框架之内,大秦帝国的顶层制度设计,事实上不但不野蛮,还十分科学。
只是和其他部门乃至于其他社会制度一样,都察院制度走过这三百多年,也已经出现了臃肿、腐化、僵硬的症状,其监察百官的职责逐渐被忘却,反而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官僚机构,充满了人情往来。
在水至清则无鱼的前提之下,任何政府部门都是可以出现人情往来和利益输送的,但唯独纪律部门不可以。
这会极大地加速其他政治机构的腐败,和肆无忌惮的官官相护。
因此,东厂锦衣卫才应运而生。
现在,既然现在是要纠核百官之间的风言风语,统一思想战线,那么徐长青提请由都察院作为主导,刑部量刑,大理寺定罪,是完全合理的。
徐长青也觉得自己的思路没问题。
但他说完,却见付玉芝轻笑一声,然后缓缓摇头,道:“本官以为,不妥。”
https://jiwufengbao.com/book/51240/1585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