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府的到来不仅让杨旭如芒在背,岳布群更难受,原想把产业转移到平阳接受杨旭的照拂,没想到还没执行,就来了新知府,原来的同知大人现在混得连通判都不如。岳布群一肚子的愁肠。原来的酒坊,杂货店都停了下来,跑到杨旭的面前讨主意。
杨旭不想失去一个难得的“货源”,只能宽慰他,店铺照开,作坊也照旧,不过规模小一些,身为同知这一点照拂还是能做到的。岳布群慌了但杨旭不能慌,不仅不能慌还要沉着冷静给他一个定心丸。不过岳布群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不过杨旭毕竟还有上面道台的照顾,肯定倒不了就是,岳布群想到这里也平心静气了许多。
杨旭在发饷日之前必须要走掉,否则瓜田李下有些说不清,有心人往他身上一扯,那就是泥巴落在裤裆里,真的说不清了,鼓动士兵造反那可是大罪,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刘三炮和朱顾不好带着,让朱成带着二十个护卫跟着自己,官员去下面巡防是需要向府衙报备的。待一切准备好,杨旭告别家眷,一行二十四人,二十匹马带着一些干粮,喂马的饲料,开始巡防的第一站——黄河巡检司。
天气炎热,人马在路程中都是煎熬,反正也不是什么急事,杨旭走走停停,躲避正午的酷暑,两个月没回家了,杨旭首先直奔乡宁的赵家甸,烈日烘烤着大地,很多地方出现龟裂,尤其是田地,很多老百姓,在河里打水,或是肩挑或是独轮车运水到自己的田地里浇灌,小麦早已收割完毕,现在地里不是玉米就是高粱之类的作物,刚刚出芽,正是需要水滋养的时候,天气越发的闷热,马匹有些倦乏,杨旭等人只得牵着马步行。过了三合镇往西南的方向很多是自家的田地,杨旭看的更加仔细,这些都是旱田,土地的干涸程度比沿途看到的,强不到哪去,玉米苗都是一副萎靡状,杨旭看的心急。
路过小李庄的时候,瞧见赵老汉在庄子外面和一伙人说话,杨旭记得赵老汉的二女儿赵彩就是嫁到这里了。这里绝大多数的田地也是自家的,杨旭一伙人太多扎眼,二十几个人二十多匹马,声势不小。赵老汉看到熟悉的身影,迎了上来。
“六弟怎么回来了?”赵老汉把旱烟袋抛到肩膀上,指着杨旭对周围的人说道:“这可是咱平阳的大老爷。”周围的人赶紧跪下磕头。
“都起来吧!”有时候让周围的人保持敬畏感才能有服从心,杨旭现在已经习以为常。“大哥怎么到这来了?”
“唉吆,这贼老天,一个月一点雨水都莫下,我是看着着急,这不是四处咂摸,看看田亩嘛!”
“河口镇那边怎么样?”
“河口还行,那边河水多,怎么着都旱不了,就这边,你看周围的河里都没多少水了,到秋的话,估摸着收成不咋地。”
两人聊一下庄稼,一会的功夫,一对脸色黝黑的夫妻还牵着两个年龄六七岁的孩子走了过来,一个护卫上前想挡住一下,杨旭没有注意,那个女人怯懦的喊了一声“爹”,赵老汉转过头,招手把女儿女婿连同外孙叫到面前,“叫你六叔。”
“六……叔!”
赵老汉对两个小孩说道:“这是你六姥爷,叫人。”
“六姥爷!”
杨旭不好拿架,笑着说道:“上次见侄女侄女婿还是那次五哥去世那回,这都一年半没见了,孩子长得真快……”说着从怀里掏了两个银锞子,孩子一人给一个,都是六钱重的。
“六叔,不用给,孩子太小了……”赵彩急忙摆手推辞,她的丈夫李涛却是手足无措的样子,低垂着脑袋。
“你们当然不用给,我做为长辈给孙辈一点彩头,不是应当应分的。”
赵老汉在一旁搭话,“给就拿着吧,都是自家人。”话里话外无不透漏着自豪。
从平阳城回来的营兵现在驻扎在赵家甸原来的军营里,这可是杨旭保本的家底,一分一毫都不舍得,赵江和黄远征带着作训。这里教堂已经修建完工,中间是硕大的尖顶哥特式建筑,前后左右还有四个小房子,像是护卫一般拱卫着中间部分。当然这五个房间都是相通的,这个丹尼斯乘着给杨旭购买军械的便利,获得杨旭的维护,但是杨旭十天半个月不会赵家甸一次,这样就给了丹尼斯可乘之机,这“洋鬼子”愣是在修建完中间部分之后,又加了四个小的房屋,杨旭不出声,别人也不敢管,只有任由他去,教堂旁边就是烧窑的地方,加上山上的木材多的是,愣是“平地起高楼”一般,建起了近三十米的颇为壮观的建筑。农村的地方基本上没有楼房,这座欧式建筑更显得突兀,高耸。
看到杨旭回来了,负责砖窑的老何头可是涕泪交加啊,握住杨旭就不撒手,“老爷啊,你是不知道这洋鬼子,您一离开他就无法无天了,这些日子烧着砖块还不够这洋鬼子使的,赶紧停住吧,这洋鬼子最近再倒腾修院子呢。”
杨旭带着老何头直接进了教堂,丹尼斯正在诺大的教堂里站在上面向下面寥寥的三四个人用怪里怪调的中国话念圣经。都是老头老太太,看起来还都是赵家甸的长辈,想想也是,这农忙抗旱的时候,除了不能干活,还真没那个闲工夫过来听人讲经。
https://jiwufengbao.com/book/54221/1655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