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老舅的作品,石匠村的头号辟邪法器,据说是老舅眼瞎的当年埋下的,之后这十来年,天气好的时候他都会过来在它旁边坐一会儿。
她弯腰看了看,石敢当的背面果然有个旋儿,很漂亮,有点儿像银河系。
“是有个旋儿。”
“你和这块石头有缘分,是我一对儿扛回来的。”
“啊……”
有点儿昏头!
这可前所未闻,尽管表嫂、其他嫂子们,侄女、孙女们,都曾经指指点点、品头论足、或明说或暗示地让她意识到:在那个当年,她是被捡来的。
“回去吧,路上别耽搁。”老舅低声说:“我在‘老丸子’脚底下藏了块小石头,你出门的时候带着,能用得上。”
“出门?”
他老人家却不再吭声。她也不追问,陪着老舅晒了一会儿太阳,说:“那我回去了。”
爷俩向来如此,反正还有明天。
***
第二件是“核桃爬坡”,发生在她随后返回八角屋的路上。
她走得挺快,路线却很曲折,因为她要踢着一个小石头一路上坡。小石头不断地滚下来,让她乐此不疲地追逐、堵截。
距离核桃园不到百米,她飞起一脚,小石头腾空飞翔,落入石匠村清澈的小河。
石子儿同学,你在小河里不会寂寞,因为你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会有不同的水流经过。
如果乐于安居,甘于寂寞,你可以在泥沙里埋头沉睡,水草和浮萍照拂你的床榻,那儿冬暖夏凉;如果你愿意流浪,你可以随波逐流,鱼儿和小虾是你的旅伴,陪你饱览两岸的风光。
多少年以后,你会变得圆滑,某天躺在河岸晒太阳,也许会再次遇见我,也许会被哪个顽皮小子先我一步把你捡起来,改变你的前途,做一个伶俐的弹弓子儿,呼啸着射向一个鸟窝,或者翠英姐家那只讨厌的大鹅……
她正在河边构思着小石头的命运,听见身后有些轻微的怪动静。
一扭头,暼见来路上有三个核桃滚了过来。
不是向下滚,而是向上滚。
这是一条上坡路啊,刚刚那颗石头的运动轨迹不就是鲜活的例子!
她转过身,瞪大了眼睛。
那三个核桃被她发现之后有些尴尬,那个落地慢了半拍的还瑟瑟发抖,见她盯着瞧,它们更加局促不安,彼此碰了一下,匆忙继续前行。
路过她的时候刚好遇到不平的路面,三个核桃蹦蹦跳跳。
她歪歪头,打算换个角度看——得把参照物改一改。
如果歪着头看,就能把它看成是条下坡路,条件是把路边土垅的高度调整一下,忽略掉那排柳树倾斜的角度,忽略掉身后小河流水的方向。
三个核桃一路向前,咕咕噜噜地低声争吵。
狄小七使劲扭着脖子,眯着眼调整角度,努力忽略掉不合理的一面,果然,核桃是在合理地往下坡路滚动了。
她回过身,面对小河端正姿态,掬一捧凉水洗了洗脸,站起来用袖子一抹。
很好!
回去的路上她东张西望,可没再发现那三个核桃。它们可能正在哪儿野餐,也可能一不小心滚到哪棵树上去了。
整个下午,她做寒假作业的时候一直想着问柳的怪客和爬坡的核桃。
某一刻她好像想起了什么,赶紧起身去翻那一架子资料,可折腾了一两个小时,也没找到合理的参考。
那个书架是狄小七的离线浏览器,那些资料有表哥的儿子留下的,有从翠英姐家的储藏室里淘来的。
词典、地图、中学和大学的课本和参考书;各种期刊杂志,科技的和体育的居多;摞起来一人高的报纸和几十本小说。
凡尔纳、大仲马和金庸的小说最有趣,可惜都不是全本,唯一的整套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它们的命运本来很简洁,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被卖给收废品的,却被她收藏起来,从此没好命,被翻得衣衫褴褛。
书籍让她比同龄少年提前掌握了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她学会了调整观察事物的角度,要不然她无法理解这个世界的怪异。
说“怪异”可能夸张了点儿。不过,今天这样的怪事儿对她来说可是常事儿,要见怪不怪,就只能换个角度看问题。
眼下这第三件怪事儿,该怎么看?
https://jiwufengbao.com/book/58148/1852799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