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八月最后五天,对大雒阳的居民来说可是一段非常刺激的时间,先是二十五日那天,权倾朝野的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同归于尽,
紧接着在八月三十日的朝会上,董卓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自比田延年这哥们在霍光废立刘贺时曾经表示,谁不支持霍光他就砍死谁),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
只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董卓的计划,今天,也就是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
当刘协这个大汉末代皇帝登上宝座的那一瞬,雒阳外城郭区的秦谊也是从自家房门走了出去,继续为追回车骑将军何苗的遗产而努力。
前两日秦谊去考察过几家何苗的产业,丝毫没有因为何苗的死亡而有什么变化,估计这些产业的主事人,已经欢喜异常的将何苗的产业放进自己腰包之中,选择当朝权贵进行投效,然后就把何苗将军的产业给贪污了。
譬如说,秦谊在何苗的一处绸缎庄那里,看到了当朝司空刘弘的手下,估计这家店的老板准备让刘弘罩他。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当时刘司空的任期马上就要以小时计算了。而到了今天,新鲜出炉的司空大人已经成了董卓,这家老板恐怕还得找人投效。
这种情况也是把秦谊看得火大,你们这群官商勾结吃绝户的行为,就不怕遭报应吗?只恨自己人轻言微,不能加入到这场瓜分绝户家产的饕餮盛宴之中。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
正当有点儿无精打采的秦谊想要出门碰机会的同时,却是一出门便冷不丁听到这样一句童谣来。
这句童谣乍一听可能一头雾水,但是处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就是说的董卓废立之事,“侯”就是指董侯新鲜出炉的大汉天子刘协,“王”则是指的前任大汉天子弘农王刘辩,而“北芒”则是他们兄弟俩因为何进之死而引发的叛乱,被宦官挟持到的北芒山。
这帝都人民果然是政治意识高啊,昨天董卓才把废立之事提了一下,这第二天就开始把这件事给唱成童谣了,而董卓今天才刚刚开始正式册立新帝。
对某些人来说,譬如说现在的秦谊,将会是先听到这个童谣,过了一会儿才能听到汉天子换人的准确消息。
在何进手下给他撅起屁股干了大半年,秦谊的政治敏感性也是大增,这首童谣的作者绝对是个人才啊,简直可以媲美后世那些跑得飞快的西方记者,在得知董先生将要行废立之事后,马上便在董先生正式操作之前把这个消息传得满雒阳都是。在这个落后的公元二世纪里,这位创作型人才已经超过了那些听风就是雨的西方记者。
“不行,我得见识一下这个人物!”当听到这个童谣之后秦谊越发的感兴趣起来,在通讯异常困难的现在,童谣、民谣可以说是传递信息最好的手段。
一些人为了利用谶言,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便将这些谶言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或者是歌谣,以方便在社会传播,这就是谣谶。
在中国历史上,谣谶几乎伴随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存在。从西周时的“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檿弧箕服是指卖桑木箭、箕木袋的人,而根据歌谣所指这个人将会灭亡周国,周宣王就在全国捉拿檿弧箕服,结果一对卖桑木箭、箕木袋的夫妻因为无故受此牵连,跑到褒国避难时收养了一个孤女,就是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到最后大清朝的“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中间也夹杂着隋唐之际“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这样实现了的谣谶,也有“十八子,主神器”这种传了许久却总不灵验的谣谶。
其实类似预测王朝兴亡的童谣应该有很多,只不过没有被应验,也就没有载入史册了。
但拥有一个好的民谣创作者,无异于拥有一个好的宣传部长,让在这个话语权被世家大族把握的时代,能够将自己的声音给最大限度的传出去,所以秦谊也是马上来了兴趣。
现在这个童谣应该才刚刚传出来,毕竟昨天董司空才宣布废立,还没有交叉传播的机会,如果秦谊现在追查起来,应该能够追查到这个童谣的最终来源。
想到这里,秦谊和颜悦色得走到正在那里吟唱着这段童谣在那里玩耍的三个小孩子面前,从口袋里面掏出三枚五铢钱,和颜悦色得对着他们笑道:“小朋友,你们刚才唱的那段童谣是从那里听来的?”
秦谊在这里已经住了好些年,和这几个小朋友都是街坊邻居,有时候秦谊也会掏出几枚五铢钱给这几个小家伙,所以他们也不怕秦谊,马上便把秦谊的铜钱收了起来,其中一个领头的人向秦谊回答道:“是我家大人交给我的!”
这家小孩的父亲是雒阳本地人,没什么本事的普通人,家里也没什么田地,在雒阳这么一个还算发达的城市里给人帮闲为生,秦谊也见过他,应该不是创作出这么一句民谣的人物,估计也是从那里听来的。
https://jiwufengbao.com/book/59272/1953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