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样一来,原本还有余粮的百姓,一下子粮食就又不够吃了,袁歌自然不允许因为粮食问题而限制到治下的发展,当即把贾诩、荀彧等人叫来研究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首先想到的是继续组织人开荒,百姓习武过后,气力更大,如今就算再种多一倍的田地,也能忙的过来。
不过这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每户的田地不能过多,要保证每户人家只需一半人就能完成耕种的任务,只有这样,那些小孩才有精力去学堂读书。
另一方面,袁歌治下会加大以工代赈的力度,官府中的粮食多的放不下,八成税收不是闹着玩的,但白给百姓粮食是不可能的,不能让他们养成占官府便宜的习惯,想要粮食可以,必须通过劳动来换取。
在这个落后的年代,建设基本是搞不完的,各个州之间的官道需要拓宽,郡、县之间的官道基本没有,稀疏的城池也不太符合飞速发展的青、冀、徐三州,需要兴建新的城池。
还有那几百人的小村庄,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时代的通讯工具本就近似于无,四处分布的小村庄统治起来极其不方便。
借助三老、孝悌、力田这些没有俸禄的地方官进行统治,在袁歌看来是极其不靠谱的。可若是驻扎正式官员的话,那他麾下的官职体系就太臃肿了。
一开始袁歌还想过强制将村民迁到一起,以万人为单位进行居住管理,每一个村庄至少都得有一万人,至于村民的故土难离什么的乱七八糟的情感,袁歌是一概不管的。
不过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后就遭到了贾诩等人的反对,这反对还有理有据,让袁歌也说不出话来,确实是他疏忽了。
在这个年代,人类聚居地首先得有足以支撑这个地方所有人生活的田地才行,附近还得有水源可以用于灌溉,符合这种条件,能养活上万人的地方早已被世家占完了,泰宁城那里只能说是个意外,谁能想到大山里还有一处那么大的世外桃源。
以袁歌的强势倒是不需要在乎世家的意见,可世家及其仆从本就构成了一个个规模不小的村庄,在对方足够听话的情况下,袁歌还非要把他们赶走,然后迁过来一群其它地方的百姓,怕是脑子有坑。
在袁歌的强势之下,一直以来都是袁歌找世家的麻烦,世家还从来没敢找过袁歌的麻烦,好在袁歌除了开启民智,对普通百姓也给予了教育资源外,倒也没有专门针对世家,让世家还能生存的下去。
在官学兴办之前,为了找来识字之人为印刷书籍进行排版,袁歌抓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还不接受赎人,导致了许多世家以不出仕来作为无声的对抗,想要迫使袁歌妥协。
可这种无声的对抗也在泰宁城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后土崩瓦解,官学的普及,让这些世家知道了他们不再是不可替代的,只能安心接受袁歌制定的规则。
不过世家所在的位置也决定了他们的眼界不是普通百姓能比的,哪怕有官学的存在拉近了他们之间的差距,世家子弟也依旧是有优势的。
不过袁歌也不是非要标榜绝对的平等,哪怕是两千年以后,因父辈余荫而使人在一出生时便拉开差距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世家和平民都属于他麾下的人才,他只是想要给所有人一个机会,这样出现人才的几率也会大一些,他的势力也会更强盛一些。
https://jiwufengbao.com/book/60190/20378874.html